1 / 3
文档名称:

幼儿园的节日教育.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幼儿园的节日教育.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20/5/30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幼儿园的节日教育.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幼儿园的节日教育——家园合作培养幼儿对节日的态度与兴趣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优良文化传统的国家,有许多独特的民间传统节日,节日的形式多样,节日教育的内容丰富多彩,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由于重视不够,现在出现了逐步衰退的现象,许多青少年对自己的传统节日缺少了解和兴趣。本论文主要讨论的是现阶段国内幼儿对节日的态度与兴趣以及比较国内与国外幼儿对节日的态度与兴趣,以及如何从幼儿园环境、教师与幼儿家长多方面的合作,共同培养、加强对幼儿的节日教育。立论根据:(1)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奥苏贝尔的有意义言语信息学习揭示了学生知识学习的最本质的特征之一,即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对语言文字所表述的知识内容的理解,掌握新知识的实质性意义的过程。奥苏贝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不仅用认知结构同化论的观点解释知识的获得、保持和遗忘,而且用认知结构的观点来解释知识学习的迁移。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发挥认知结构中三个变量在新知识学习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学习的有效迁移,奥苏贝尔提出了"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这种策略也是促进学习迁移的一种有效策略。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就是在向学生传授新知识之前,给学生呈现一个短暂的具有概括性和引导性的说明。这个概括性的说明或引导性材料用简单、清晰和概括的语言介绍新知识的内容和特点,并说明它与哪些旧知识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实践证明,先行组织者可以提高学生已有认知结构的清晰与可辨程度,从而促进新旧知识的合理联系,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模式。(2)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卡尔•兰塞姆•罗杰斯(CarlRansomRogers)是当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之一。他提出教育要培养“完整的人”,即“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灵力量融会一体的人,也就是知情合一的人”;他的“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的学生观强调尊重学生,承认每个学生都是必须尊重的独特个体;强调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强调学生参与教育的决策过程,允许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的自由;强调学会学习的重要性;罗杰斯人本主义教师观认为,教师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生活环境、成长经历、性格倾向等,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其思想、情感,不要对对方作定性评价,而只表示同情、理解和尊重,而且教师或学生要正确恰当地将这种体验传达给对方,让他感受到这种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重视学生的情感,欣赏并赞扬学生的优点,同时也宽容学生的缺点,维护学生的尊严与爱好,相信学生能自己做出选择和决定。(3)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是中国现代杰出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其内涵为:“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具体包括三方面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看来,他的生活教育内容博大无比,是动态的。“综合实践”这门学科的开设就十分符合陶行知的理论。我们的教学应如陶行知主张的:做好学校和社会的联系,加强社会实践,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应避免教育内容的过时陈旧、不符合学生生活实际、不切合学生思想认识、不能很好地为学生的将来生活服务的现象再次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