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测量放线技术交底.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测量放线技术交底.doc

上传人:龙的传人 2020/6/1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测量放线技术交底.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测量放线技术交底施工程序交桩→复核→建筑定位→控制主轴线测定→高程引进及传递→施工测量→沉降观测控制原则在测量放线过程中。遵守先整体后局部、先高级后低级、先控制后细部工作程序选点应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测量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落实“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交接检的原则,确认合格后,提请工程师进行验线,合格后方能进行下面各工序的施工严格做好测量仪器及器具的检定、检修及维护的工作,保证仪器的精度从而在根本上控制测量精度桩位放样时定出的桩位之间必须进行校核,轴线的延长点要准确,标志要明显,并要保护好测量时尽量选择在早晨、傍晚、阴天、无风的条件下,太阳光太强时需要给仪器遮打太阳伞,减少旁折光的影响。雨天易造成各部位的施工用线失效,雨后测量人员要及时核对控制线的准确与有效,避免质量事故。冬期施工时气温过低可使墨线冻凝无法附着在基体上,可适量掺入乙醇防止冻凝各项资料做到及时,真实,符合资料管理要求施工测量中,严格审核依据点的正确性,测量记录应原始、正确、完整、工整、计算依据正确、步步校核图纸校核总平面图的校核:校核施工图上的定位依据与定位条件就是否合理,建筑物外部尺寸就是否交圈建筑施工图的校核:校核建筑物的平、立剖面节点大样图等的轴线尺寸结构施工图的校核:对照建筑物,核对两者相关部位的轴线尺寸、高程就是否对应测量起始依据校核桩点坐标的校核:根据甲方提供的测量成果表,到现场找到各坐标,检查点就是否有被破坏,符合达到要求后,由甲方、监理签字认可后方能使用。利用4点坐标进行导线网布控水准点校核:用附与测法对建设用地钉桩坐标成果通知单中的水准点进行校核。允许闭合差必须符合施工测量规范(DBJ01-21-95)第3、2、5条中的规定(小于等于±10nmm(n为测站数))。桩点及水准点必须在自检互检无误后,由甲方、监理签字认可后方能使用。采用附与测法,前、后视等长的原则,用水准仪往返两次引测到施工现场±0、000(m)标高线。并且每隔一定时间要进行联测,以作相互检校。检测后的数据成果必须作误差分析,以保证水准点的准确性,现场所有的高程必须根据这两个点进行投测。待施工到首层后,在首层平面图易于向上传递标高的位置布设高程的标准点,通过往返检测合格后,标注“▼”(50mm*50mm等边三角形)红漆以作标识建筑标高,精度闭合要求差必须小于等于±10nmm。在地下部分施工中要定期对引测的±0进行复测建筑物定位及施工测量±0、000以下施工测量控制平面控制基槽开挖:根据图纸与技术交底,用导线控制网将楼座与地下室外墙边线与基坑开挖线测定出来,钉木桩撒白灰线。经自检互检合格后,报测绘院,规委,监理工程师验线签字后,方能开挖。为了严格控制边坡位置,不造成超挖或少挖现象,挖槽过程中测量人员要跟班作业,并用塔尺吊线坠法控制坡度及标高,集水坑坡边坡度要严格控制。基础撂底:基础垫层混泥土浇筑完毕后达到一定强度就开始基础各轴线放样。利用导线控制网中各导线点将楼座主轴线控制线测设到垫层上。校核楼座主轴线控制线,符合图纸及测量精度要求后,将建筑物主轴线投测到垫层防水保护层上,用经纬仪与钢尺测定细部轴线与轴线控制线尺寸。用墨线弹出轴线、轴线控制线、墙边线、集水坑线、门窗洞口线。经自检、互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后,用红油漆标识,以便施工过程中进行控制。基础底板投测: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