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艺术教育发展规划艺术教育发展规划为推进我校新课程改革,走个性化、特色化的学校内涵发展之路,努力打造学生有特长,学校有特色,一校一品的教育新格局,特制定本规划:一、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现代教育理念、办学理念、管理理念为指针,按照“学校发展'规范+特色',学生发展'合格+特长'”的发展目标,进一步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办学内涵,坚持独特性、先进性、校本性、整体性、稳定性、发展性原则,发展和普及艺术教育。二、 艺术特色项目书法(写字)艺术教育三、 提出背景书法是我国文化宝库中足以雄视于世界艺术之林的高层次的艺术。“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行音乐的和谐”。这是多么神奇的事情,全世界也只有中国的汉字才有如此奇妙的本事。在中国书法艺术的长河中,有着许多令人向往的美丽的传说和记载…仓颉造字、史籀创籀、殷周铸钟铭、秦代刻石鼓、李斯作小篆、程邈制隶书、次仲演八分、钟繇传楷法。至南北朝,魏书又应时而起。继之以刘德昇为行押书,杜伯度又变隶书之捷创章草体。张芝、王羲之又从诸体法书中“俯拾众美,会兹简易”,演为今草。传至唐代,张旭、怀素开宗立派,振奇千载,复演为狂草,其后又出现派生书法如郑燮的六分半书,金农的漆书等等一各个时期涌现的书体,各个时代孕有的千姿百态的书风,像一条嵌着珍珠宝石的长链,点缀着我们这个文化古国,使她更显得璀璨夺目,映彻辉煌!宏扬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国学文化精髓,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新的时代要求人们善待书法艺术,社会要形成重视书法艺术的风气。《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各学段的写字教育目标,《语文课程标准》较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写字教育、书法教育。新《课标》对书法教育目标的明确表述,反映出新的时代对祖国语文文字和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高度重视。青少年学习书法,有助于了解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代哲学思想,激发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同时还能陶冶情操、启迪人的心智,造就出锐敏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培养人的个性和开拓的精神。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的到来并不意味着各国文化趋于一致或是必须向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俯首称臣。各国在新的时代安身立命的根本是自己民族精神的挖掘,宏扬和创新,并以此为基础,吸纳世界先进文化。《课程标准》适时的对中小学生提出书竺乃至书法艺术的具体的学习要求,无疑体现了对书法艺术的重要性的正确认识,对时代潮流的准确把握。但是,书法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书法入门教育目标难以在现有条件和格局下实现,书法艺术的教育纳入语文课堂来进行,还难以由语文课来完成,语文课庞杂的教育任务实际上也决定了很难再抽出精力来训练学生的书法意识和进行必要的书法鉴赏教育。义务教育的课程计划中已没有了写字课,在目前的中小学课程设置里,书法尚未取得单独设科的权利。鉴于此,我们审时度势,决定在地方与校本课程中每周开设一节书法写字课。从师资的要求来看,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1・6年级的学生主要的写字目标是实用性要求,即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姿势,掌握汉字书写的基本规范,写硬笔梏书,在此基础上初步接触毛笔。小学教师基本上可以胜任这一目标要求。一部分爱好书法、具有较好书法功底的老师为适度超前、提高写字目标的要求,对学生进行书法艺术的教育做好了教师的准备。四、 办学思想总体目标:“以艺育德、以艺启智”“以美引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