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急诊感染指标临床意义与判定标准.doc

格式:doc   大小:49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急诊感染指标临床意义与判定标准.doc

上传人:小雄 2020/6/7 文件大小:4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急诊感染指标临床意义与判定标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急诊感染指标临床意义与判定标准【关键词】感染性疾病;急诊以发热为第一主诉来急诊就诊的患者很常见,对于一般患者,只需要检查血常规,再结合其临床表现,就能够判定是否为感染性疾病。但对于某些患者,尤其是不明原因发热(feverofunknoworigin,FUO)的***患者,就需要联合检测多种感染指标,来明确其是否为感染性疾病,因为在马小军等回顾性分析协和医院449例住院FUO患者中,%为感染性疾病,下面就以我科收治的一例FUO患者进行相关分析。病例简介患者,女,70岁,因间断发热两月余,伴左侧肢体肌力下降5天,于2012年12月7日入院。患者于2012年9月底无诱因出现发热,°C,多于下午及晚间出现,伴有咳嗽、咳痰、喘憋等症状,曾两次就诊于外院。查血发现白细胞、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均明显升高,胸部CT提示双肺纹理增多模糊,分别给予头抱类抗生素及***奎诺***类药物抗感染治疗,使用足疗程后,患者仍有发热,但呼吸道症状有所好转,后又怀疑胸内淋巴结核,给予四联抗堵核治疗半个月,仍然无效。入院前5天出现左侧肢体肌力下降伴疼痛,并有口角右歪。,NE%%;降钙素原(PCT);;ESR64mm/ho胸部CT示:右肺中叶及双下肺炎症;右肺中叶肺不张;纵膈多发轻度肿大淋巴结。头颅MRI:双侧基底节区多发急性腔隙性梗死。查肿瘤标志物、自身抗体均为阴性。拟诊为肺部感染,急性脑卒中。,2次/,2次/d静脉滴注抗感染治疗7天,因体温控制不佳,,每12小时1次,静脉滴注,,每12小时1次静脉滴注,,1次/d静脉滴注联合治疗。至2012年12月24号,,NE%%;;,但患者仍然存在发热症状。这时,我们就要了解相关感染指标的临床意义和判定标准,尤其是针对急诊发热患者,能够做到有的放矢的检查,及时、准确地采取干预治疗。感染指标临床意义和判定标准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是临床常用的炎症指标。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诊断中,如果白细胞计数>12X109/L或10%,就符合一项诊断标准。在炎症反应中,中性粒细胞大概需要20分钟就会聚集到受损部位,发挥吞噬和分泌作用,是机体的第一反应“部队”。但其对感染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最低的,会受到很多非感染因素的影响,包括心肌梗死、儿茶酚***、皮质类固醇、急性出血、白血病及恶性肿瘤等,尤其是在一些药物治疗过程中,其数值会有较大波动。所以对白细胞计数的意义要根据临床状况进行相关分析。血沉血沉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在感染的急性期,急性期蛋白分泌会明显增多,尤以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为甚,可以增加达1000倍。这些物质易使红细胞形成缗钱状聚集,造成血沉增快。但其影响因素仍然较多,包括血浆中各种蛋白比例、红细胞数量和形状,在组织坏死及损伤、恶性肿瘤患者中血沉也会增快。另外血沉恢复到正常水平通常需要2〜4周。临床上我们监测血沉,主要是针对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于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