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标准草书——黄达建摘要:汉代有草圣崔瑗规范了标准草书;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文艺家于右任组织成立了标准草书社并广泛收集历朝历代书法家的规范草书写法汇合编撰了一本广为人知的《标准草书》;而到了现代,文艺工作者又在前人的基础上汇编了各种标准草书大字典。关键词:标准草书崔瑗贤女帖草圣章草“秦时明月汉时光”,秦代有高士王次仲弱冠之年创八分,而汉代则有草圣崔瑗规范了标准草书。唐张怀瓘《玉堂禁经》云:“八法(基本笔法)起于隶字(今楷书)之始,后汉崔子玉历钟(钟繇)、王(王羲之)以下,传授所用八体该于万字。”同样被后世尊称为草圣的学道之士张芝曾自云“上比崔、杜不足,下比罗、赵有余。”其中的崔就是崔瑗。崔瑗著有书论《草书势》称其草书“一画不可移”,三国时魏人韦诞称其“书体甚浓,结字工巧”,足见其书规矩森严。宋刻大观帖拓本第四卷第一页收录了崔瑗的标准草书遗宝《贤女帖》,我尽览古今书法传世名作,于草书却独爱此帖,这并不是因为崔瑗的名气地位,而是其书风的唯美主义让我如遇到心仪的绝世美女深深不可自拔。那段时间,我几乎日日临池学习此帖,引为至爱,探究其每个字从楷书到草书的演变过程及笔法变化因果,一晃就是数年光阴,终于逐渐领会笔意,登堂入室。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文艺家于右任先生利用当时的条件组织成立了标准草书社并广泛收集历朝历代书法家的规范草书写法汇合编撰了一本广为人知的《标准草书》。该书以“易识、易写、准确、美丽”为原则,以《千字文》为底本,在历代标准草书法帖中选字,正如于先生所说:“所谓标准,是拿古人的草书做标准的,是从先古圣哲千余年的演进当中,归纳出来有条不紊,易识、易写、准确、美丽的草法。”因此,“广草书于天下,以求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