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组动力(一)﹕小组性质 一﹑前言很多时我们对待小组往往很工具性﹐因为我们要领小组﹐领工作坊﹐而校园团契本身亦是个小组﹐故此小组是我们推展事工的一个工具。但当我们再想清楚时﹐就发现小组不只是个工具﹐还是我们生活的处境﹐伴随着我们的均是小组。回溯我们以往成长过程﹐你会发现不只个人的心理状态的转变﹐而是所属小组的改变﹐例如幼稚园同学﹑小学同学﹑中学同学﹑大学同学﹑教会弟兄姊妹等。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小组是不断更替。故此小组不单是工具﹐亦是我们成长的地方。另外﹐我们很多时会从个人心理的角度去看人﹐但从神学的角度﹐人是有其群体性(groupness)。当小组发生问题时﹐并不单是个人的缘故﹐而是小组内的互动。例如滋事份子(troublemaker)的出现﹐未必是个人性格的问题﹐而是可能他在小组内没有位置或被忽略﹐所以要靠搅事来「出位」。若能从小组的角度去分析﹐便可以避免将问题归咎在个人身上。而这个分析的角度﹐亦帮助我们中肯地评估自己所需要肩负的责任。例如小组出现问题﹐很多组长都怪自己无用﹐其实有着全面的分析﹐便可以发现其他因素的存在﹐不用把责任全放在自己身上。由此可见﹐要疏解小组的问题﹐必须先要了解及分析小组的情况﹐然后才可以找到合适回应方法。以后几节的小组动力课堂会倾向分析性多于工具性。 二﹑小组定义及性质讨论问题﹕一个四个人的小组﹐最多能有多少组﹖答案﹕共十个﹐即ABCD﹑AB﹑AC﹑AD﹑BC﹑BD﹑CD﹑ABC﹑BCD﹑CDA。由此可见﹐纵使只有四个人同工﹐已经是十分复杂的事情﹐因为当中已可以涉及十个不同的组合。以下是一个小组的定义﹕Agroupistwoormoreindividualsinface-tofaceinteraction,eachawareofhisorhermembershipinthegroup,eachawareoftheotherswhobelongtothegroup,andeachawareoftheirpositiveinterdependenceastheystrivetoachievemutualgoal 在处理小组这个课题时﹐不少书籍均提出一个问题﹕小组是否真实存在﹖(Isgroupareality?)对这个问题主要有两个看法﹕有一些学者认为小组基本上是没有特性的﹐故此不会从小组角度去看问题﹐改为集中研究个人的行为便可以﹔另一批学者则认为小组是有其特性﹐故此需要去研究小组﹐藉此去明白人的行为。小组的特性可以从个人及群体两个层面去探讨﹕个人层面﹕两个人或以上﹐故此夫妇本身已是一个小组﹔彼此间有互动(Mutualinteraction)﹐而这个互动可以包括两方面﹕一﹑形式(forms)﹐例如说话﹑文字﹑身体语言﹑打架等﹐很多时是反面的﹔二﹑途径(ways)﹐而这个途径未必一定是面对面的接触﹐例如夫妇里其中一人移民外国﹐他们彼此间的互动就不是面对面的﹐而是透过长途电话。又例如网上的沟通﹐如ICQ﹐我们值得探讨究竟网上的群体(munity)是否一个小组。个人对小组身份的认同(Self-awarenessofmembership)﹐觉得与其他人是同属一个小组内。讨论问题﹕在甚么情况下﹐两个人在一起却又不是小组﹖彼此间清楚对方的身份及角色(Mutualcategorization)。个人对小组身份认同是不足够的﹐还需要其他组员的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