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陀思妥耶夫斯基复调小说中的对话主体溯源.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陀思妥耶夫斯基复调小说中的对话主体溯源.doc

上传人:wwlgqnh 2020/6/10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陀思妥耶夫斯基复调小说中的对话主体溯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陀思妥耶夫斯基复调小说中的对话主体溯源摘要对话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小说的基础,众多文学家小说中参与对话的声音是不受作者限制的自由的主体。本文通过对评论作品的解读和对陀氏人生经历以及思想历程的探索,来探究陀氏小说中声音的源头。,他说“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真正的复调——这确实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的基本特点。”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29页他认为,复调小说的基础是对话,不仅如此,生活的本质是对话,思想的本质是对话,艺术的本质是对话,语言的本质也是对话。我们这里所说的复调小说中的声音,说的就是在对话中对话主体的人物思想的外在表现形式,声音反映了小说中人物的思想,是复调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巴赫金把复调小说中的人物对话分为三类:人物之间的对话、人物内心的对话和作者和人物间的对话。不同于欧洲传统的独白小说,对话中人物的声音并非由作者统一的视野和意识连结,而是以相互平等地位进行对话,乃至于与作者和读者平等的进行对话。书中的主人公有独立的价值观念和自我意识,他们的声音代表着自己的思想,不是作者意识的单纯客体。这就说明,在陀氏的小说中,人物是不受作者严格控制而享有相对的自由的,他们被作者创造出来,在横向的共时性空间中进行对话,进行思想的探索。陀氏小说中的人物,都是思想者的形象,他们依照自己的世界观行事,带有非常强烈的自我意识。这些思想者都追求对思想和观念的探索,不是受控于作者的传声筒。,可是,如果说主人公是自由的主体,他们的思想和作者的思想是平等的并且没有包含从属关系的话,主人公的思想如何能超越于作者的观念之外而存在,在小说中与作者对话的人物的声音从哪里来呢?这个问题在巴赫金的理论中被阐述的有些暧昧。巴赫金说:“主人公的意识被表现为另一种意识,即他人意识;可同时它却并不对象化,不囿于自身,不变成作者意识的单纯客体。”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29页这样的说法强调了在陀氏长篇小说中,主人公不受作者意识禁锢的观点,他们的意识不代表作者本人。可是同时,他还说:“作者的意识随时随地都存在于这一小说之中,并且具有高度的积极性。”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109页这两种说法,看起来是相互冲突的,一方面书中的人物不带有作者的思想,人物的声音不能代表作者自己的心声,一方面作者的思想却着通篇存在于小说之中,存在于对话之中,这样如何能够解释得通呢。,尽管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主人公拥有相对独立的意识和价值,他们的声音仍然源于作者本人,没有脱离作者的思想世界。作者用让众多的声音在共同的空间进行对话,每一个声音代表一种思想,各思想相互独立从而展现各个思想在对话中发展前行的过程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这种手法恰恰反映了陀氏思想的深度和其中存在的各种矛盾与冲突。他不是没有给人物赋予自己的声音,而是区区一两个声音,完全不足以表现其思想的复杂性。陀氏的思想其实不是对话中的某个声音,而是整个对话的过程,而是对话中同时奏鸣的所有声音。所以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