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鸽子鸽子,我们朋友》习作教学实践 0038-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校要有强烈资源意识,认真剖析本地与本校特点,充分利用已有资源,积极开发潜在资源。”全国特级教师李吉林情境教育思想以“儿童活动”为途径,以“周围世界”为源泉,建构出独具特色情境创新教育模式,让儿童在快乐高效学习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智慧启迪与创新潜能发挥。笔者根据李吉林老师教育思想,以《鸽子鸽子,我们朋友》教学实践为例,谈一谈教师如何运用观察方法指导学生写作。一、教学案例我校附近有一个生态园,那里养了几百只鸽子。每天傍晚,鸽子们聚集在广场上,场面很壮观。放学后,学生大多三三两两地停留在广场上与鸽子嬉戏。笔者适时利用鸽子这一资源,引导学生进行习作练习。(一)引导交流,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你们对生态园印象最深是什么? 生1:生态园里有蔬菜大棚,有草莓,还有很多鸡、鸭。生2:对了,还有很多鸽子。每天晚上,广场上停满了鸽子。师:鸽子是怎样?具体情形有哪些?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四人一组开展组内交流,再全班汇报) (二)指导观察,引发想象师:鸽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一种鸟,既美丽又可爱。在古代,鸽子可以帮人传递信息,现在,它成为了与平象征。老师在闲暇时拍摄了一组关于鸽子照片,你们想不想看?(投影显示照片:鸽子或展翅蓝天,或在广场停留……) 师:同学们,说说你喜欢鸽子什么? 生1:我喜欢白鸽子,特别喜欢鸽子一身白羽毛。生2:是,一身洁白羽毛看起来就像一个精灵。生3:鸽子眼睛特别有神。师:你观察很仔细,谁还有补充? 生4:鸽子爪子与小嘴特别嫩。师:“嫩”这个词用得妙,说明你们观察很认真,还能及时概括特点。你们再看看,这些鸽子在干什么? 生5:一只鸽子抬起头看向远方,似乎在等待亲人归来。(学生哄堂大笑) 师:你想象很丰富,充满了诗情画意。其他人有没有新发现? 生6:我喜欢空中飞翔鸽子。你看,它姿态很优美,就像在空中舞蹈一样。师:你观察很有特点,不仅描述了鸽子飞行特点,那就是轻盈,还合理发挥想象,很富有创意。生7:老师,我查阅资料得知,鸽子在古代主要作用是送信,这是利用鸽子归巢本能来传递重要信息。现在鸽子主要用途是进行比赛。生8:鸽子还是与平大使象征呢。我查阅资料得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矗立着一位妇女塑像,她身披古希腊传统服装,张开双手托着一只鸽子及鲜花迎接游客,寓意是让人们牢记战争,珍惜与平、热爱生活。师:是啊,我们通过观察与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了鸽子有关生活习性,它是人类朋友,我们要保护它。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关于鸽子资料,请你们仔细看看,认真思考。(教师出示有关鸽子资料,播放音乐) 师:你们听,多美音乐。这时,你们又在想什么呢? 生9:鸽子很美丽,我们要保护鸽子,不能随意伤害它们。生10:老师,我仿佛看到鸽子衔着橄榄枝在向我们招手! 生11:蓝天很美,白云很美,上面添了鸽子就显得更加美丽。(三)自由习作,放飞想象师:同学们,你们说得非常好。如果让你们来写一写眼中鸽子,你会写些什么? 生1:我想描写在天空中飞翔鸽子,描写它那轻盈舞姿。生2:我想写一写鸽子亲昵画面。生3:我想写一写成千上万只鸽子在广场上停留,在天空中飞翔样子。师:拿起笔写一写你眼中鸽子吧。(学生动笔写作) 二、案例剖析这篇习作指导课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分享观察鸽子发现与收获。该课例从教学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