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汕头市东厦中学黄高田课型;音乐欣赏课时:一课时年级:高一年级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理解、分析《梁祝》,提高学生感受、分析、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2、掌握音乐体裁:小提琴协奏曲;作品作者。教学重、难点:理解《梁祝》的音乐内涵。教学方法:1、聆听为主,讲授、设问、视听相结合。。教学过程:一、《梁祝》音乐片段。(课前开始播,打上课铃后关掉):大家知道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吗?学生回答。教师:那么对它的音乐呢?学生回答。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二、作品简介(教师简介“梁祝”传说,屏幕上闪示剧情图片。)三、作品体裁、作者简介小提琴协奏曲:以小提琴为主,由多种乐器组成,按乐器种类的不同分为若干组,各组分别担任多声部音乐中的某些声部,演奏同一乐曲。何占豪(1933—),作曲家,浙江人。主要作品:小提琴齐奏曲《姊妹歌》、弦乐四重奏《过节》、《烈士日记》、交响诗《刘胡兰》、民乐合奏《节日赛马》、越剧《孔雀东南飞》配乐等。陈钢(1935—),作曲家,上海市人。主要作品:《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及交响诗《屈原》等。四、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我们上节课已经学习了奏鸣曲式的体裁,这部作品就是应用了奏鸣曲式的创作方法。请同学回忆一下这种音乐体裁的结构图。(旨在复习奏鸣曲式的结构图。)乐曲的结构采用了欧洲古典传统的奏鸣曲式(见分析图) 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     结束部主部连副部主题  再现部              ABA接ABACA(一)、呈示部1、引子:欣赏前设问:请同学们注意听,在音乐中有一种乐器模仿了什么动物的叫声?这段音乐的旋律使大家的脑海里呈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播放“引子”音乐)明确:引子部分一开始用长笛模仿鸟的叫声吹奏出一段旋律,接着双簧管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题展示出了一幅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美丽景色。:(播放“主部”音乐)先是由小提琴奏出富有诗意的爱情主题。接下来大提琴以浑厚圆润的音调与小提琴的轻盈柔和形成对答。最后由全体乐队再次奏出爱情主题,表示出梁祝真挚纯洁的友谊不断加深和互相爱慕的深情。:(播放“连接部与副部”音乐)连接部是与爱情主题形成鲜明对比的曲调,它是由越剧过门发展变化而来的,是一段节奏自由的华彩。副部:设问:这一部分的节奏与前面的主题有什么区别?由此想象一下,这一段音乐描写了梁祝故事里哪一部分的情节?欣赏完后回答。明确:这段节奏明朗、欢快,多处运用跳音的演奏方式,使旋律活泼、跳荡,独奏与乐队交替出现,生动地表现了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的愉快生活。:(播放“结束部”音乐)这段音乐转为慢板,再度出现小提琴与大提琴情意绵绵的对话,其中断断续续的音调,表现了女扮男装的祝英台欲言又止,矛盾害羞的内在情感。表现了十八相送、长亭惜别、依依不舍的情景。(二)、展开部这部分描写了“抗婚”、“楼台会”、“哭灵、控诉、投坟”这三个情节,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