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G18-谈谈企业信息化的主动权问题.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G18-谈谈企业信息化的主动权问题.doc

上传人:管理资源吧 2011/7/2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G18-谈谈企业信息化的主动权问题.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编者按:如何解决信息化建设的思路问题?
如何保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率?
如何“高效、实效和经济”地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
1998年初,高复先在《计算机世界》发表了题为《谈谈企业信息化的主动权问题》的文章,提出:
·理解与把握企业信息化任务要有一定的高度、深度和广度
·走出系统集成的误区,抓好数据重组织工作
·坚持企业主导,克服信息技术冲击
这些观点及其具体论述,得到了时间的考验和实践的验证,成为解决企业信息化建设思路问题的重要篇章。因此,我们把该文介绍给积极探索企业信息化建设成功之路的朋友们,期望更多的信息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案例参考:·信息资源规划使山东海化集团信息化建设实现跨越时式发展
·IRP领航海化信息化
谈谈企业信息化的主动权问题
高复先
 
当前,我国信息化建设已经到了推进企业信息化的重要阶段。在如何搞好企业信息化方面,企业领导和信息负责人,面临诸多的压力、冲击、挑战和机遇。毫无疑问,企业领导和信息负责人是企业信息化的关键人物,这跟国际上企业信息化的关键人物是总裁和信息主管(CIO)是一样的,是他们掌握着怎样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反应快捷的神经网络,支持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大市场中求得生存、发展壮大的命运。我认为,企业信息化的关键人物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抓住企业信息化的主动权问题。我想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实践体会,与企业家和信息负责人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一、理解与把握企业信息化任务要有一定的高度、深度和广度
国外一些大企业的CIO是从数据处理人员、系统分析人员成长起来的,随着信息部门在企业里地位的提高,而进入到决策管理层。我国信息化的发展形势,要求企业信息负责人勤于学习,勇于开拓,从实际出发,较全面地理解与把握企业信息化的任务。应该说,现在国家信息化的任务已基本搞清,而企业信息化的概念和任务还很不清楚。我觉得,企业的信息负责人(CIO)应该首先搞清楚这个问题,然后再带动开发应用队伍搞清楚,但其关键在CIO。
根据一个时期的学习与研究,我认为企业信息化的第一个任务是企业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企业信息基础设施(EII),是指根据企业当前业务和可预见的发展对信息采集、处理、存储和流通的要求,选购和构筑由信息设备、通信网络、数据库和支持软件等组成的环境。这是现代企业有效运作和参与市场竞争的最重要的企业基础环境。它和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不太一样,不仅是大环境和小环境的关系,更要强调结合企业实际,分清什么租用,什么购买,什么自己建设。
第二个任务是企业信息资源开发这个核心任务。信息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开发信息资源既是企业信息化的出发点,又是企业信息化的归宿;而要落实信息资源的开发,就要建立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标准,从而保证标准化、规范化地组织好信息,这就是开发信息资源的基本工作。我们在1992年提出了信息资源管理的五项基础标准--数据元素标准、信息分类编码标准、用户视图标准、概念数据库标准和逻辑数据库标准。实践证明,如何结合企业的实际,选择运用信息资源基础标准,对信息化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例如,三峡总公司信息中心在开发三峡工程管理系统(TGPMS)的过程中,面临着复杂的数据需求分析任务,他们成立了若干个以业务代表为主体的调研分析小组,与系统分析人员密切合作,采用了统一的数据元素和用户视图等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