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教师个人业务学 NO 学科美术姓名周芬材料来源:教研组学习材料(可粘贴): 杜郎口经验的精髓,最主要的有三点:第一,体现在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上,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让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最通俗地说就是让学习、进步和成长“发生”在学生身上; 第二, 课堂教学要“有法可依”, 这个所谓的“法”就是模式, 模式既规范“教的方式”, 也规范“学的行为”; 第三, 以学评教, 围绕“学”构建教育教学评价系统。什么是好课?什么样的才是好教师?杜郎口这样解读: 能让学生学会、会学的课才是好课。好的教师要从尊重差异出发, 既要让学生学会、会学, 还有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这就是高效课堂课堂所追求的“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杜郎口经验就是一句话,“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 而核心是一个“动”字,围绕“动”千方百计地彰显学生学习的“主权”。杜郎口经验不是僵硬、固化的经验, 她是一直处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的动态、生成乃至生长的经验。杜郎口如今是教育部表彰的全国教育先进单位, 崔其升也荣获全国教育先进个人。杜郎口当之无愧地成为当代中国课堂教学的最大亮点,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代名词”。时代的必然又选择杜郎口肩负起“课改领军”的大任, 现在很多一线教育工作者,已习惯地尊称杜郎口是“我们的课改老师”! 今天的教育迫切需要研究课改的“技术与操作”问题, 探讨如何让理念落地, 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因而破解杜郎口就显得特别具有意义。□“ 10+35 ”模式杜郎口模式被一线教育称为“高效课堂模式”。也是中国名校共同体在“临帖实验”阶段推崇的课堂“帖子”。杜郎口“ 10+35 ”模式,即教师 10 分钟用于分配学习任务和予以点拨引导,学生 35 分钟“自学+ 合作、探究”。杜郎口模式,呈现出三个特点,即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立体式”即目标任务呈现三维立体式, 任务落实到人、组, 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 集体智慧充分展示;“大容量”即以教材为基础, 拓展、演绎、提升、挖掘, 课堂活动多元, 全体参与体验;“快节奏”即单位时间内紧扣目标任务, 周密安排, 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达到预期效果。杜郎口课堂在结构上有三大模块,即预习、展示、反馈。“预习”即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点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展示”即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提炼提升; “反馈”即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 突出“弱势群体”, 让他们说、谈、演、写,“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有专家称杜郎口的课堂应属“展示课堂”, 课堂强调人人展示、个个精彩, 其展示模块突出六个环节,即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预习交流、明确目标环节: 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 明确本节课的学均分配到小组, 一般每组完成一项即可; 展示提升: 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 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 穿插巩固: 各小组结合组别展示情况, 对本组未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 达标测评: 教师以试卷、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杜郎口模式的教学特点, 即以小组活动和学生自学为主要形式, 落实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师亦生、生亦师、师生相长。杜郎口模式的价值体现在, 给长期困扰教育教学的两大关系问题做了清晰的解读和定位, 即在“教学关系”上是教服务于学;在“师生关系”上, 是师服务于生, 从而造就了充满生命活力、和谐高效的课堂,很好地解决了学生厌学、课堂效益低下等常见问题,一举突破了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的桎梏, 同时破译了教学如何实现面向全体、共同发展的问题。个人感悟: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 而核心是一个“动”字, 围绕“动”千方百计地彰显学生学习的“主权”。这样的教学经验在我们美术课堂中其实很受用,如何在欣赏评述领域一改以往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参与美术欣赏活动, 学会欣赏, 学会相互合作交流, 学生评述美术作品和作品。在造型表现和设计领域能充分让学生动起来,学会动脑,动手实践,展开丰富的联想去创作艺术作品, 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感受到创作的乐趣和自己创作作品所带来的一种成就感,体验学习的乐趣。另外, 要给予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空间和时间, 所以在课堂的展示反馈中教师要时刻注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个人业务学 NO 学科美术姓名周芬材料来源: 摄影社讲座材料(可粘贴): ( 1)常见的器材,如三脚架、闪光灯的使用,相机的握法,基本操作(2)如何选购一部既适合你又物美价廉的相机? ( 3)摄影基础知识:光圈,快门,景深,感光度,变焦當光圈愈大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