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课题研究计划(实施方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34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课题研究计划(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2890135236 2020/6/22 文件大小: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课题研究计划(实施方案).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课题编号FZ2012052福州教育学院教育科学研究课题课题研究计划(实施方案)课题名称:以小练笔促****作能力提高的实践研究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开题日期:2012年10月15日1一、问题的提出(一)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可是,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作文教学,却是个老大难的问题,老师怕教,学生怕写。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教学目的不明,要求过高,脱离学生实际;课堂教学形式单一,结构僵化;教学年段脱节,训练无序。而学生处于被动作文、思维受阻的状态;语言积累不足,入不敷出,造成言之无物,有物难写,写而不详的现状。作文对于学生来说,最无奈的是有话不会写,“茶壶里煮饺子——满肚子的话说不出来”;最难的是无话可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其实,学生所学的课文不可谓不多,“10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这是当年吕叔湘先生对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象发出的感慨和追问。而且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每一天的太阳都是新的,问题是学生对此却熟视无睹,他们不会去捕捉去发现,很快就为过眼云烟。长此以往不仅思维产生了惰性,还把作文当作是一种负担。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提出“小练笔促****作能力提高的实践研究”课题,一是把阅读与写作、积累与运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弥补了作文教学的难度大,要求高的不足,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小练笔,把读和写结合起来,以写促读,以进一步深读文本、内化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学生以课文为范本,从读学写,有效突破了有话难说的困难。二是把生活和写作、课内和课外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小练笔语言实践方式,让学生用心感悟生活,用眼观察生活,用笔描写生活,有效解决无话可写的难点。(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选题,少写命题作文。加强对平时练笔的指导,提倡写日记、书信和读书笔记等。2课标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明显告诉我们,应该好好利用教材资源为作文教学服务,让学生将从阅读教学中学到的知识与方法及时地迁移和运用到****作中去。2、生活是作文之源。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基本理论对作文教学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作文的过程是学生走向生活的过程,是学生对生活的再创造与审美的过程。3、叶圣陶:“阅读任何文章,主要在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获得间接经验等等,而在真正理解的同时,咱们对文章的写作技巧必须有所领会,可以作为练****写作的借鉴。”叶圣陶:“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于永正:“当学生读出了文章的妙处,小到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大到篇章结构,文章的立意,当读出了自己的惊喜,才算真正的语文课堂。”4、丁有宽先生在其“读写结合”实验中指出:读和写是个互逆的过程。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读是理解吸收,写是理解表达。有理解性的吸收,才会有理解性的表达,反之,表达能力强了,又促进理解吸收能力的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