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我的信念]教学设计《我的信念》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其性格的联系。2、学习本文质朴、真诚的语言。3、感觉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学习她的科研精神。【教学重点】1、朗读训练:带着感情朗读,注意朗读速度。2、文体导学:品味平实语言,理解其中哲理。【教学难点】1、人文关怀:归纳人格特点,了解人格魅力。2、创意点拨:调动生活体验,扬起信念风帆。3、提问指导:提有价值问题,提欣赏性问题。【教学时数】1课时。,星期二。【教学步骤】一、导入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她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一次是化学、一次是物理,但她并没有因此而停止科学研究。有一次一位记者惊讶发现,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一块价值极高的奖牌尽然在她的一个小孩手中当作玩具玩耍,记者不仅问其缘由,她却不以为然的答道:“我是要让我的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其实就跟玩具一样,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地方。”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就是──居里夫人(玛丽·居里)。二、听写8、9课字词鞭策报酬奢望蹂躏懊恼泯灭猝然长逝问心无愧获益匪浅多愁善感三、自学课文1、学生默读、思考,试用四字短语归纳居里夫人的行为特点。坚韧不拔树立信心问心无愧尽己所能执着勤奋集中目标探讨真理献身科学生活简单保持安宁不图财富追求自由克制自己热爱生活沉醉科学2、全班讨论,将有关信息分门别类,从而分析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板书:思想理念:探讨真理、不图财富、献身科学、沉醉科学环境需求:生活简单、保持安宁、追求自由工作态度:集中目标、树立信心、坚韧不拔、尽己所能、执着勤奋、问心无愧3、学生提问:⑴本来是“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作者却把它当成是“美好快乐的记忆”,这说明了什么?因为求学时虽然很孤独,她和她的丈夫却能有时间、有精力在一起从事科学研究,并最终发现了镭。这说明了她对科学的渴求,对科学研究的热忱。⑵怎样理解:“我们唯一的希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因为她曾经生活在被占领的波兰,缺少自由,缺少宁静的科研环境的氛围;而科学是无的环境,自由的精神。⑶为什么作者说,科学家也应当是“一个小孩儿”?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态?因为科学本身具有伟大的美,魅力无穷,这种美,这种魅力,有如神话故事一般,在这样美妙的科学世界面前,科学家就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的小孩子一样。这反映作者在科学研究中如痴如醉的心态。⑷“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中的“某种力量”指什么?这种力量是一种复合的因素──完成的决心: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对真理的渴求:研究,就是对真理的探讨;科学魅力的吸引:这种魅力,就是使我能够终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原因;崇高的使命感:科学事业是造福人类的事业。⑸“我深信,在科学方面我们有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的含义是什么?科学可以发现世界的优美,科学本身具有伟大的美。这种美,具有无穷的魅力,使人兴趣盎然,使人乐此不疲:好像一个小孩子置身在大自然的景色之中,有好像在梦幻中一般,有又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⑹“我们都认为不能违背我们纯粹研究的观念”中“纯粹研究的观念”指什么?居里夫人把自己的科学事业称为“纯粹研究”,是纯粹为着探讨真理而研究的,丝毫不存名利之想:镭的发现,本可以获得一笔巨大的财富,然而居里夫妇淡然处之,连申请专利的热情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