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为了加强历史风貌保护、提升居住生活环境和促进旅游产业发展,达到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目标,编制《朱家角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由上海市青浦区规划管理局负责解释。在本规划区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各项专业规划都应当遵守本项规划的相关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年)、《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09号)、《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2003年)、《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2003年)。《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1年)、《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土地使用、建筑管理)》(2003年)、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成果规范》(DGJ08-105-2003)和上海市《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DGJ08-55-2002)。《青浦区区域结构规划》(2004年)和《青浦新城总体规划(草案)》(2004年)、以及《朱家角中心镇城镇结构规划(2001-2020年)》、《朱家角中心镇镇区总体规划(2001-2020年)》和《朱家角古镇保护规划》。《青浦新城总体规划(草案)》(2004年),有必要对《朱家角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2003年)确定的规划范围()进行调整。本次朱家角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范围的东侧边界为港周路、西侧边界为复兴路、南侧边界为318国道、北侧边界为青浦新城总体规划的淀山湖路。,扣除周边的318国道和区域性道路(包括复兴路、港周路和淀山湖路)、主要河道(包括淀浦河、朱昆河、淀山港和朱泖河)和大淀湖水域,。:历史遗产保护原则江南水乡古镇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朱家角镇区的核心发展资源,应当严格保护江南水乡古镇的城镇格局、街坊肌理、河街空间和传统建筑。:生态环境保护原则河湖水系既是江南水乡风貌的载体,也是生态环境的基本元素,成为朱家角镇区的又一核心发展资源,应当维护长期形成的水系脉络,确保自然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经济持续发展原则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善用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生态环境作为核心发展资源,旅游产业是朱家角镇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集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产业不仅具有持续发展的前景,而且能够与历史保护和自然保护相协调,并为当地居民提供充分的和合适的就业机会,迈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社会和谐发展原则大规模发展将使朱家角镇区逐渐成为一个社会多样化的城镇,应当提供各具特色的居住环境,满足不同社会阶层的居住生活需求,同时又要强化公共设施和公共空间作为社会和谐发展的物质载体。:区域整合发展原则作为青浦区的一个中心镇和朱家角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既是所在区域的公共服务中心和商业服务中心,并在提升所在区域的知名度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成为带动区域整合发展的中心城镇。、老镇区和新镇区,体现各个发展时期的不同特征,在交通方式、城镇格局、空间肌理、主导功能和风貌特色方面具有明显的可识别性。。人字河是前工业时代的古镇区发展轴线,展示江南水乡古镇的历史文化特色;祥凝浜路是工业时代的老镇区发展轴线,强化城镇商业服务功能;中央生态林荫大道(珠溪路)和淀浦河是后工业时代的朱家角镇区发展轴线,分别体现绿色生态和蓝色生态的未来发展理念。,在严格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前提下,保存传统居住功能和拓展观光旅游功能。,既可以维护长期形成的社区网络,也使本地居民能够接近旅游相关的就业岗位。,在新镇区形成低层低密度的特色居住片区。(珠溪路)的两侧地带,既具有便捷的交通可达性,又与中央林荫大道形成和谐的景观效果。老镇区的祥凝浜路不仅作为镇区和镇域的商业服务中心,而且要兼顾旅游商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