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一节透镜新授课 1课时单位:枣庄市第二十九中学于跃使用日期: 2012 年 12月 26日【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 、光心、焦点和焦距;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体会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得出两种透镜形状的不同特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 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教学重点】 1、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2、测量凸透镜的焦距的方法;。【教学难点】 1、理解会聚、发散。 2、会作透镜特殊光线光路图。【教学方法】体验式学习、引导式教学,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用具】教师:凸、凹透镜、老花眼镜、近视眼镜,放大镜,大的透明塑料球。学生: LED 手电筒,凸、凹透镜各两个(焦距差距大些),白纸,三支激光笔(带套筒)。 2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激趣引入【课件展示 1】视频——播放消防队员扑救森林大火。【激趣质疑】画外音——这是 2006 年8 月发生在重庆的一场森林火灾,这场大火仅 6 个小时就燃过 500 多亩。但是,你知道引起这场火灾的罪魁祸首是什么吗?竟然是一瓶没有喝完的矿泉水! 【导入课题】待学生议论后,进一步引导: 同学们想知道一瓶矿泉水为什么会闯下这么大的祸吗? 要解决这个困惑,学习今天的知识你就能理解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五章的第一节——透镜。【板书课题】§5—1透镜生:观看视频, 感受火势的凶猛。生:(议论质疑)半瓶没喝完的矿泉水能有这么大的破坏性吗? 3 (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感受火灾的无情和不可思议的火灾原因,激发学生的求知的兴趣和解开谜底的愿望,投入本课的学习。) 二、自主探究 1 、透镜的种类师:(讲授概念) 由透明物质制成的光学元件统称为透镜, 也就是都可以叫做透镜。如玻璃、水晶、石英、树脂、塑料等材料都是制作透镜的材料。【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想一想, 你在生活中的哪个地方或哪个方面观察到使用了透镜? (在学生表述的的基础上, 教师给予恰当的肯定、鼓励和补充。) 【课件展示 2】生活中的几种透镜【提出问题】图片上的透镜形状都一样吗? 【探究活动 1】实验台上有4个透镜,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 或用手触摸,找出有什么不同, 概括出它们的特征。师:(肯定、激励)同学们观察的很细致, 生:了解生:近视眼镜、老花镜、照相机的镜头、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学生观察,思考它们的用途。生:不一样。学生仔细观察、讨论,进行比较,概括出它们的特征:(描述)两块块透镜中间厚,边缘薄;两块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4 2 、主光轴、光心让我们共同认识透镜的特征。【总结板书 1】一、透镜的分类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2、凹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反馈练习 1 】见附件 1 师:近视眼的同学带的眼镜的镜片什么透镜? 【回扣引入】没喝完的矿泉水符合哪类透镜的特征? 师:(总结)透明容器中装有透明液体也可以作为透镜使用。( 设计意图:通过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 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创设情境】展示一个大的透明塑料球。如果可以切割,你能切出一个凸透镜或一个凹透镜来吗? 师:同学们结合分割图和实验台上透镜镜片,仔细观察透镜的两个表面,或至少一个表学生看图回答属于凸透镜的是( ABC) 属于凹透镜的是( EFG) 生:(触摸)凹透镜生:凸透镜。因为半瓶水水面是平的, 中间厚,边缘薄。生:能。描述切割方式。 a、c、d、e是凸透镜, b凹透镜。 5 面是球面的一部分。【课件展示 3】师:阅读课本,结合图片认识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总结板书 2】二、主光轴、光心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生:认真观看课件,认识球面、球心。学生阅读课文第90页、91页“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内容, 认识是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 1、组成透镜的两个球面的球心连线叫主光轴。通常用“虚线”画出。 2、在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的点, 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这一点叫透镜的光心,可以认为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通常用字母“O”表示。(设计意图: 通过模拟玻璃球的切割,让学生对透镜的球面有直观的体验,减小对凸透 6 3、透镜对光的作用【反馈练习 2】【过渡】透镜被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其他领域,那么透镜对光有什么样的作用呢?接下来我们就来通过探究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来解答这个问题。【探究活动 2】: 【体验实验】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相同吗?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1、简易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