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z MBA 面试完全手册之北大版
MBA 面试完全手册之北大版
整理:geofferylee(geoffery@)
z 技巧篇:北大 MBA 面试技巧
z 考题篇:北大面试参考题目
z 口语篇:MBA 英语口语面试
z 校方篇:张维迎在一个面试咨询会上的发言摘要
z 过程篇:北大光华 MBA 面试记录
z 胜经篇:北大 MBA 面试之“九阳真经”
z 败鉴篇:我怎么会栽到在小组面试的这一关
z 总结篇:光华面试的几点建议
北大 MBA 面试技巧
众所周知,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面试压力很小,只要笔试成绩优秀,面试就是小菜一碟。这种思想想当
然的带到了以前 MBA 录取工作中,因此,当 99 年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改革招生方式,增大面试成绩比重时,
我们考生的紧张心情可想而知。
因为入学方式的改革,笔试成绩在入学考试中的重要性降了很多,只要过了国家教委规定的录取分数
线(99 年是 260 分/4 门),就可以参加面试。99 年面试成绩占 30%,2000 年将达到 50%。这对很多有较高
能力和较好经历的人很有利。当然,如果把笔试成绩考得很高,把握就会更大一些。北大 99MBA 招生 200
人,370 人过国家教委分数线,这 370 人全部参加面试,面试成绩占 30%(2000 年占 50%),笔试成绩除以
4(4 门)后乘以 70%。笔试+面试成绩为总成绩,按此分数,前 200 名录取,其他 170 人淘汰。就如此残酷。
北大 MBA 的面试过程还是很正规、很紧张的,我认为基本会考出一个人的素质。面试基本都是口试,
至少我看到的是这样。
面试大概是这样:考官是由北大的教授们同一些外企的总裁或人事总监组成,分成 15 组,每组 3 人。
考生也是每 15 人一批,先抽签,决定各人分在那一组,然后每个人就到相应的第 X 面试组去面试。每个人
的时间是 25-30 分钟。面试同时还要求准备两封推荐信,一封是由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写的,一封是单位主
管写。
面试抽签的问题的范围确实比较广,什么内容都有点。我觉得这个准备是准备不来的,就是平时要知
识面广,关心时事,遇到问题多思考,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对一些事物要有自己的认识。
面试先是自我介绍,然后就从桌子上的一堆纸条中抽题。如果第一次抽的题答不上来,还可以抽第二
次、第三次,但是分数要分别打 90%、80%的折扣。所以争取第一次就要回答好。抽的纸条中有三道题,任
选两道回答。我看题目不很难,基本没有什么专业知识,主要是看你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面试不在于
你说的是什么,而在于你怎样说。要争取能一条一条地说出来,条理要清楚,表达要清楚、流畅,显得很
有能力的样子。答完这些题后,老师会再问一些别的问题,比如说为什么考 MBA,你在单位的情况,你们
单位管理的情况,你自己今后的打算等等,建议你说的时候尽量客观,显得诚实、忠诚、懂事,富有责任
感和团队精神。我说的这几方面的问题你可以事先准备一下,考到的可能性很大(我自己就事先准备了这
些题,它们还真考到了!):)
总之,别太紧张,正常的发挥你自己,就不会太差。当然,那天的风度仪表还是很重要的。建议你找
一个朋友模拟面试考官,然后你从敲门进去到退出都演练几遍。注意:不在于你说的什么,在于你怎样说。
我当时也是很紧张,因为所谓的 30%的分数力度比笔试还大,面试不成,笔试成绩再高也甭想。所以
―――――――――――――――――――――――――――――――――――――――――――――
准 MBA 阵线: MBA 论坛: - 1 -
z MBA 面试完全手册之北大版
我虽然笔试成绩还可以(4 门 306 分),却也为面试惊出一身汗。
我抽到了第 2 组,中间的考官是个老教授,两边各是一个经理模样的人。进去之后先进行自我介绍,
然后抽取考题,考题纸上有三个问题,任选两个。我选的是:
1、某市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拒绝了该市市长请其出任副市长的邀请。你对此有何评价?
2、如果你下岗了,你将如何对待?
可以看出,这两道题难以界定其属于何种题目。对了,这就是考察的目的:一是要看知识面,二是要
看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和表达能力。有时题目本身是不重要的。第 2 题比较好答;第 1 题,因为我正好在
几年前看到一篇关于中国首批十大青年企业家的追踪报道,说有些跑到国外了,有的被捕了,有的当官了,
只有张瑞敏仍为企业家。当时的印象很深,对文章的分析也很赞同。所以回答时胸有成竹,一气呵成,自
己都有些惊讶能如此有条理的表达出来。
我想看到这两个题,你对北大的面试题目也有些感性认识了吧。不要刻意的去准备,如果要准备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