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附件7西北工业大学“十一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十五”期间,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人才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经过五年建设,我校师资队伍的结构得到优化,数量和质量得到提高,实现了师资队伍建设“十五”规划的目标,为我校“十五”期间的发展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十一五”是学校实现“三步走”战略第一步目标的关键时期,根据《西北工业大学“十一五”规划和到2020年远景规划(草案)》的要求,特制定西北工业大学“十一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一、“十五”期间师资队伍建设情况“十五”期间,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以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为重点,以人事制度创新改革为动力,紧紧抓住师资队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三个重要环节,不断加大对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与“九五”末相比,取得了突出成绩。在人才引进方面,以学科建设的需求为导向,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不断加强对引进人才的投入力度,优化引进人才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十五”期间,学校引进和双聘了6名院士来校工作,试行了“校内特聘客座教授”制度,积极探索吸引国外知名专家教授来校短期工作的机制,加大从海内外公开招聘人才的力度和补充青年教师的力度,引进、调入和接收教师405人,保证了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工件的顺利开展。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以培养学科领军人物为重点,以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启动和实施一系列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加强了师资队伍的能力建设。通过“杰出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新增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两名;坚持“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的学科队伍汇聚模式,有6人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1个团队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19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成为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3人获“高校青年教师奖”,多人入选国防科工委和陕西省优秀人才建设计划;实施了青年教师“英才培养计划”,有四批119人获得“英才培养计划”资助,对学校青年骨干教师的成长起到重要的作用;学校通过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充分发挥老教授、老专家的“传、帮、带”作用、利用国家和学校专项资助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出国进修和鼓励、支持青年骨干教师在职提升学位层次、提高外语水平和利用计算机及现代教育教学手段的培训等措施、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十五”期间,近400名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出国进修495人次,对914人次进行了各类培训。人才使用方面,学校以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为重点,强化岗位聘任,不断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2000年开始,学校开展了定编设岗、全员岗位聘任和校内津贴分配改革工作,建立了讲贡献、论实绩向关键岗位和拔尖人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坚持“公开招聘、择优聘任、严格考核、聘约管理”,经过两轮的岗位聘任和分配制度改革,初步建立了“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竞争、激励机制与初步的约束机制。同时通过实施“柔性聘用”、人事代理等措施,积极探索人员使用的新机制。经过“十五”期间的建设,学校的教师队伍与“九五”末相比规模和质量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到2005年12月底,师资队伍总数达到1535人,其中:教授382人、副教授517人、讲师37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