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历史人物介绍之三历史人物介绍之三牛顿( 1643 ~ 1727 ) 英国物理学家, 数学家, 天文学家。经典物理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者。 17 世纪牛顿研究了运动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阻力,得到阻力与流体密度、物体迎流截面积和运动速度的平方成正比的关系。他还提出粘性流体运动时的内摩擦力公式,即牛顿粘性定律。 1643 年1月4 日生于英格兰林肯郡的乌尔索普镇的一个农民家庭, 1727 年3月 31 日卒于伦敦。中学时爱读书, 对自然现象有强烈的好奇心,但学习成绩并不出众。 1661 年以减费生的身分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在名师 I. 巴罗的教导下,牛顿学习了算术、三角、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读了 J. 开普勒的《光学》、笛卡尔的《几何学》和《哲学原理》、伽利略的《两大世界体系对话》, R. 胡克的《显微图集》及早期的《哲学学报》等。 1665 年伦敦大疫,学校停课, 牛顿返回故乡。在家乡居住的两年中, 牛顿创立了级数近似法以及一般的二项式展开定理, 创立了微分( 正流数)法, 研究了颜色理论和积分( 反流数)法, 因此他成为微积分发明人之一。牛顿还开始研究重力问题, 并把重力理论推广到月球的运行轨道上去。这两年是牛顿一生的重大科学思想孕育、萌发和形成的时期。 1667 年,牛顿重返剑桥大学。 1668 年3月1 日选为三一学院的正院侣。 1669 年3月16 日接替巴罗教授, 任卢卡斯讲座教授。写下了光学讲稿、算术和代数讲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简称《原理》)的一部分及《宇宙体系》等手稿。 1672 年选为皇家学会会员, 1703 年为该学会主席。 169 9 年任造币厂厂长,对英国造币及改革币制有功。 1705 年封为爵士。晚年研究宗教。牛顿逝世后,以国葬礼葬于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雷诺 1895 年, O. 雷诺首先采用将湍流瞬时速度、瞬时压强加以平均化的平均方法,从纳维- 斯托克斯方程导出湍流平均流场的基本方程——雷诺方程,奠定了湍流的理论基础。欧拉( 1707 ~ 1783 ) 瑞士数学家。 1707 年4月 15 日生于瑞士巴塞尔, 1783 年9月 18 日卒于俄国圣彼得堡。他生于牧师家庭。 15 岁在巴塞尔大学获学士学位, 翌年得硕士学位。 1727 年,欧拉应圣彼得堡科学院的邀请到俄国。 1731 年接替丹尼尔第一· 伯努利成为物理教授。他以旺盛的精力投入研究,在俄国的 14 年中,他在分析学、数论和力学方面作了大量出色的工作。 174 1 年受普鲁士腓特烈大帝的邀请到柏林科学院工作,达 25 年之久。在柏林期间他的研究内容更加广泛, 涉及行星运动、刚体运动、热力学、弹道学、人口学, 这些工作和他的数学研究相互推动。欧拉这个时期在微分方程、曲面微分几何以及其他数学领域的研究都是开创性的。 1766 年他又回到了圣彼得堡。欧拉是 18 世纪数学界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他不但在数学上作出伟大贡献,而且把数学用到了几乎整个物理领域。他又是一个多产作者。他写了大量的力学、分析学、几何学、变分法的课本, 《无穷小分析引论》、《微分学原理》、《积分学原理》都成为数学中的经典著作。除了教科书外,他的全集有 74 卷。 18 世纪中叶,欧拉和其他数学家在解决物理问题过程中,创立了微分方程这门学科。值得提出的是, 偏微分方程的纯数学研究的第一篇论文是欧拉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