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标准.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标准.doc

上传人:相惜 2020/7/8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标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标准除了感染本身的症状,IE的临床表现还与下列因素有关:(1)心内感染导致的局部结构破坏;(2)感染性赘生物碎片远处栓塞导致梗死与感染;(3)持续性菌血症导致感染血源性播散;(4)病原体及其损伤组织诱导的免疫反应。临床栓塞发生率为11%~43%,多半为卒中,而尸解病理学证实的栓塞发生率为45%~65%。静脉毒品相关的三尖瓣IE肺栓塞通常为脓毒性的,发生率为66%~75%。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或其他毒力较强的化脓性细菌性IE,往往并发迁徙性感染,导致局部症状体征和持续发热。迁徙性感染影响抗生素的选择,例如并非脑膜炎时,应选择能进入脑脊液的抗生素。影像学,特别死超声心动图,在IE的诊断和治疗中起重要作用。它还对IE患者有预后评估价值,应用于治疗期间的随访,外科术中及术后。首先必须做TTE,但在大多是怀疑和确诊IE的患者都应最终完成TTE和TEE。三种超声心动图结果被认作诊断IE的主要标准,包括赘生物、脓肿以及人工瓣膜新的裂隙。约85%的IE患者血培养阳性。BCNIE主要与之前应用抗生素有关,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停用抗生素和复查血培养,常常会延迟诊断和初始治疗,对临床预后有重要影响。BCNIE也可以见于难以培养的微生物和细胞内的细菌;其诊断依赖于血清学检测、免疫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或组织学方法。ESC2015年修订的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中术语定义,修改部分用黑体标记主要标准IE血培养阳性2次血培养均培养出符合IE的典型病原体:·草绿色链球菌,没食子酸链球菌(牛链球菌),HACEK组,金黄色葡萄球菌;或·社区获得性肠球菌;或持续血培养阳性与IE一致的病原微生物:·≥2次血培养阳性,且2次血样抽取时间相隔12小时以上;或·3次血培养均为阳性或4次以上血培养中大多数结果为阳性(第一次和最后一次血液样本抽取时间间隔≥1小时);或·贝纳特氏立克次体单次血培养阳性或I相IgG抗体滴度>1:800。IE的影像学阳性标准IE的超声心动图阳性标准:·赘生物·脓肿,假性动脉瘤,心脏内瘘·瓣膜穿孔或动脉瘤·新发生的人工瓣膜部分破裂通过18F-FDGPET/CT{仅在假体植入>3个月时}或放射标记的白细胞SPECT/CT检测出的人工瓣膜植入部位周围组织的异常活性。由心脏CT确定的瓣周病灶。次要标准具有易感因素,如具有易感的心脏情况,或静脉药瘾者。发热>38℃。血管现象(包括仅通过影像学发现的):大动脉栓塞,脓毒性肺梗死,感染性(真菌感染性)动脉瘤,颅内出血,结膜出血和Janeway’s损害。免疫现象:肾小球肾炎,Osler’s结节,Roth’s斑和风湿因子。微生物证据:血培养阳性,但不符合上述主要标准,或具有与IE一致活动性感染的病原体的血清学证据。注:CT=计算机断层显像;FDG=***脱氧葡萄糖;HACEK=H副流感嗜血杆菌、嗜沫嗜血杆菌、副嗜沫嗜血杆菌、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