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浅论中等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理论指标体系的构建.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论中等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理论指标体系的构建.doc

上传人:中华文库小当家 2020/7/11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论中等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理论指标体系的构建.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述中等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理论指标体系构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均衡需要通过一定评判标准来衡量。通过研究,笔者发现职业教育自身发展、动力发展与环境发展几乎涵盖了影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各个因素,因此,本文拟围绕这三个方面构建出一套相对合理、科学、操作性强中等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理论指标体系。一、自身均衡中等职业教育自身层面均衡需要各方面配合发展,如条件均衡发展、规模均衡发展、质量均衡发展与就业均衡发展等。其中,就业均衡是整个自身均衡关键所在,但也离不开前三个因素配合与支持。(一)条件均衡中等职业教育条件均衡发展是指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所必需硬性资源与软性资源要与社会国家所提供有关职业教育资源达到相对平衡。中等职业教育需要硬性资源如校园面积、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生均图书量、每年实****实训设备投资生均价值、现有实****实训设备生均值、实****操作岗位比、校外对口实****企业数量与学生人数比例、示范性实****实训基地数量、示范性实****基地近三年投资总额等。而实际上一些中等职业学校由于发展经费投入不足,一些实****配套设备跟不上社会发展,导致学生只能限于理论上学****而无法或很少进行实践操作,学校设备与生产实际有较大差距。中等职业教育条件方面硬性资源需求与供给难以达到平衡。师资作为中等职业教育所需一种软性资源需求与供给均衡也是中等职业教育自身均衡发展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师资队伍均衡既包括数量均衡,也应包括素质相对均衡。数量均衡体现在多方面,如每个地区、每个学校应严格按照学生人数与学校现实需求来配备教师,防止出现部分专业教师超编与部分专业教师短缺同时存在现象,或者是普通高中与职业教育教职工人数不平衡。而教师素质均衡则是指中等职业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学历结构及获得技术等方面应与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目标教学技能要求等大体均衡。中等职业学校需要“双师型”教师,即需要以教育素质与行业素质为基本内涵能,集教师素质、行业素质为一身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教师,以教师职称与行业技术职称为外在特征高素质教育工作者。由此可见,中等职业教育条件均衡需要各个方面相互配合才能实现,主要衡量指标包括:校园面积、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生均图书量、每年实****实训设备投资生均价值、现有实****实训设备生均值、校外对口实****企业数量与学生人数比例、示范性实****基地数量、示范性实****基地近三年投资总额、专任教师数与学生总数比例、“双师型”教师数与学生总数比例、中级以上教师比例及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教师比例。(二)规模均衡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发展是指国家为其制定招生计划等方面是否与学生报考率以及入学率一致或者职业学校与普通学校各方面数量比是否达到了一定程度上平衡。目前,我国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发展极不均衡,根据国家教育部调查,2003年至2006年普高招生数、学历教育学生数、学校校数均接近中等职业教育两倍,教师人数达到六倍之多。显而易见,规模大小直接影响中等职业教育未来发展。因此,在规模均衡发展方面,中等职业教育均衡指标包括学历教育在校生人数、每年在校培训非学历生人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在校生比例、教师数量比例、学校数量比例等。前一项是所有教育均衡共有研究对象,后面几项有则是通过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各种数量比较来剖析职业教育相对均衡发展。(三)质量均衡质量是衡量所有教育办学是否成功重要标准之一。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均衡是指从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办学质量看,所培养学生质量是否与社会经济发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