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浅谈浅山区道路规划与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66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浅山区道路规划与设计.doc

上传人:sssmppp 2020/7/11 文件大小:6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浅山区道路规划与设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浅山区道路规划与设计张向卫城联基业(北京)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摘要:随着北京市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内部平坦区域大部分已基木完成,现阶段及将来土地建设位置较多的为周边浅山区地带,对于这些在规划中定位为城镇建设用地的浅山地区,其中的道路标准定位应如何定位?道路的竖向设计应如何控制?道路设计不仅是这些地区建设开发的前提条件,而且与建设区域内地块开发密切相关。关键词:浅山区;控制性规划;道路竖向;城市道路;公路;1前言浅山区是山区中较为特殊的部分,是相对“深山区、高山区”而提出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将北京市域内海拔100-300m的区域划定为浅山区。浅山区是山地和平原的过渡地带,是具有一定开发价值;对北京市生态系统至关重要的区域。浅山区道路设计标准的确定需具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不能一味的套用城市道路或公路设计规范。本文结合门头沟区部分浅山区在地块规划阶段介入道路设计的项目实例,结合遇到的道路使用功能、标准等确定问题,分析了浅山区道路设计规划层面介入的重要性,探讨了道路标准选择存在的一些技术及审批困难。2浅山区道路规划及设计原则浅山区道路标准的确定之所以有其不确定性,主要是因为该区域的用地规划的特殊性而决定的,一般浅山区均属于城市与山区的交界处,不仅需要承担城市建设的需求,而且更重要的是承担了城市周边生态廊带的作用,因此对于该区域的道路定位,首先需要满足建设用地出行的需求,其次需要根据浅山区的地形进行合理适度的开发,以便保护其既有的生态环境。现行道路规范分为两套体系,一套为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另一套为公路设计规范。通常情况下,城市道路指的是通达城市的各地区,供城市内交通运输及行人使用,便于居民生活、工作及文化娱乐活动,并与市外道路连接负担着对外交通的道路;而公路指的是联接城市之间、乡村之间、乡村与乡村之间和以及工矿基地之间的道路。市政道路与公路两者的区别在于:、道路网密度进行等级配置;而公路则是以平均昼夜交通量进行等级配置。,进行道路网密度的兀配,因此一般在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就已经确定的道路等级及红线宽度,有的在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就已经定线,有的在设计方案完成后就可进行道路定线了,而道路的红线也就是道路用地与城市建设用地的分界,城市的用地指标均以此为准;然而公路则不同,由于地形原因,公路的用地范围是需要到施工图设计阶段根据放坡后确定占地线的。,%,而最大纵坡则有所差别,城市道路中在北京这种积雪寒冷地区最大纵坡推荐值不得超过6%,公路中四级公路同样在北京这种积雪寒冷地区最大纵坡推荐值却是不得超过8%。,城市道路的横断而包括了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或车行道),公路的横断面则由车道、中间带、路肩等部分组成。,这两种管线均凭借管道的坡降重力自流,使得城市道路在纵断面设计时需配合管线排除;公路则是以边沟排水,路线本身的纵坡更多的则是结合地形考虑减少填挖土方。3工程实例下面我就曾经参与的门头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