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小说的小说”.docx

格式:docx   大小:40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说的小说”.docx

上传人:caokaishui 2020/7/11 文件大小:4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说的小说”.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说的小说”摘要:马原的《虚构》和卡尔维诺的《寒冬夜行人》都是“小说的小说”,即作品本身是小说,讲述了一个故事,但故事中还套着故事。两个文本在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叙事人称和人文内涵上有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两者都运用了元叙事的手法使小说世界亦真亦幻,时常转换叙事视角和叙事人称,并对文本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了特殊处理,但两个文本又各有特点,具有共同人文关怀下不同的人文内涵。关键词:虚构寒冬夜行人叙事时空叙事视角叙事人称人文内涵马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先锋派的代表作家,他独创了以形式为内容的“叙述圈套”,将后现代主义融入文本。其作品《虚构》叙述了作者进入与世隔绝的“玛曲村”,与麻风病人相处七个日夜的经历。伊塔洛?卡尔维诺是意大利二战后著名的作家,他将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和后现代派综合融入文本。其作品《寒冬夜行人》叙述了男女读者在寻找正确刊本的过程中产生爱情和十个不完整的故事片段。《虚构》和《寒冬夜行人》都运用了元叙事的手法构建了亦真亦幻的小说世界,其文本叙述的都是正在进行叙述的本身,并且对叙述本身的叙述文本也构成了小说文本的一部分,这样一来,整部小说就成为了“元小说”,并且形成了“叙事圈套”、“套盒”结构。下面笔者将从不同角度具体阐述两个文本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一、叙事结构的对比(一)元叙事的手法运用元叙事就是叙述小说本身,如叙述小说的创作过程、创作手法等,是元小说特有的叙述手法。马原的《虚构》和卡尔维诺的《寒冬夜行人》都运用了这一手法进行文本的构建。马原在小说中首先点出“我就是那个叫马原的汉人,我写小说”,声明他是在虚构一部作品,他即将建构一个小说世界,“比如这一次我为了杜撰这个故事,把脑袋掖在腰里钻了七天玛曲村……”,通过插入自我主观的语言叙述对小说的文本进程进行截断,对小说文本的故事性和故事的真实性进行消解,转移读者的注意力,使读者从故事当中抽离,而关注到作者的创作过程和创作手法,通过混淆现实世界和小说世界来构建亦真亦幻的小说文本。这都体现了马原叙事结构的形式性、虚构性、自由性和非逻辑性。卡尔维诺的在小说中一开始即说“你即将开始阅读伊塔洛?卡尔维诺的新小说《寒冬夜行人》了”,作者以站在高处的指挥者身份宣布小说的开始,指挥着读者的阅读进程,明显地表现出作品的虚构性。另外,小说每一章节的文本都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共同组成的,前一部分写“男读者”与“女读者”因书结缘,在寻找正确刊本的过程中最终收获爱情;后一部分则断裂、没有下文的故事片段。这两个部分构成了全书的两条平行发展的线索,形成连锁式的框架结构、“套盒结构”,但是在此基础上还表现了一定的锁链结构的特点,每章节的前一部分文本是两条线索的结合点、相交点,而后一部分文本是两条线索相离的排斥点,从而形成平行又相交的锁链结构。(二)时空的交错转换马原的《虚构》和卡尔维诺的《寒冬夜行人》都对时空进行了特殊处理。马原的叙事是非线性、非逻辑的。马原的小说与一般的传统小说不同,传统小说着重运用生动的描写去刻画事物的特性,运用的是文本内容的叙述、描写力量,但是马原却通过叙事形式、结构去表现事物的特性。马原运用各种叙述手法对时空进行扭曲,造成时空错乱的表象,进而表现玛曲村闭塞落后和死气沉沉的特性,这种时空的混乱给人一种窒息感、不可逃离感。如倒叙、预叙、省略、停顿等手法在文中交替出现。马原还运用数学计算的方式引导读者与“我”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