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学的意义与途径【摘要】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政教学中,主张“仁爱”,有助于人际和谐;明辨“义理”,有助于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追求“内圣外王”,有助于塑造理想人格。融入途径主要是:奖掖崇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师;注重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环境。【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思政教学;融入;意义;途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优秀传统文化是以老子道德文化为本体、以儒家、庄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为主体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谐包容的实体系。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5000年优秀文化的统领。而流传年代久远,分布广阔,文化是宇宙自然规律的描述,文化是道德的外延;文化自然本有,文化是生命,生命是文化;文化是软实力,是决定一切的内在驱动力;文化又是社会意识形态,是中华民族思想精神,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根本。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在个体与社会价值实现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与作用,而且还与国家的发展大势密切相关,一方面是因为众多的个体组成了中华民族这一个大家庭,另一方面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与个体的爱国主义精神联系密切。二者的结合不仅能够使当代人民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继承与弘扬,而且能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涵进一步加深。因此,?P者将会具体详细的探讨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如何融入到思政教学当中,以便能够促进思政教学将传统与时代潮流更好的结合在一起,进一步散发其魅力。一、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1、主张“仁爱”,有助于人际和谐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在孔子时期,他就提出了诸多的令后世难以超越的优秀文化主张,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仁爱”思想,“仁爱”是指宽人慈爱;爱护、同情的感情。也就是对谁也不要生坏心,对所有的人都要仁爱。如今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或者两个,从小他们就是大人世界的中心,进入学校这个集体之后,难免会产生落差心理。加之在与同学的相处过程中,不懂得谦让不仅会伤害同学,最终也会伤害自己。所以,在思想政治(以下简称‘思政’)教学中教会学生“仁爱”精神十分重要。只有拥有了“仁爱”,学会爱他人,才能够获得能够长足发展的友谊,才能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收获更多。2、明辨“义理”,有助于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义理”是指普遍皆宜的道理或讲求经义、探求名理的学问。本文中的“义理”是指普遍皆宜的道理。普遍皆宜的道理是一个学生应该了解和学会的最基本的法则,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普遍皆宜的道理是个体之所以为人的基本评判标准,如果一个人连最基本的道理都不懂,那么他的人生也只会是糟糕的一生,而这与他的思政教学课学习息息相关。第二,普遍皆宜的道理是个体在生活、工作过程中最基本的遵循,是进行其他活动的基础。第三,普遍皆宜的道理有助于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了解并学会在恰当的时候发挥“义理”的作用,不仅对自己,而且对他人也是一种良好的价值取向的提升。3、追求“内圣外王”,有助于塑造理想人格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内圣外王”:指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放置在今天的思政教学课上,是指思政教学应该教会学生对内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努力使自己朝圣人的方向发展,对外(即对待他人)采取平等、宽容、诚心的原则,与他人好好相处。这一优秀文化追求,有利于学生个体自身塑造理想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