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傩面具民间艺术论文.docx

格式:docx   大小:41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傩面具民间艺术论文.docx

上传人:caokaishui123 2020/7/13 文件大小:4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傩面具民间艺术论文.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傩面具民间艺术论文一、傩堂戏面具傩堂戏是傩戏中的一个重要种类之一,演出多在主家堂屋或院子进行,因此称之为傩堂戏,在贵州又称为傩愿戏或傩坛戏,主要流传于黔东、黔南和黔北一带的苗族、侗族、布依族、土家族、仡佬族和汉族中,尤其以思南、德江、沿河、印江、松桃、石阡、江口、道真、绥阳、务川、贞丰、正安、湄潭等县最为丰富。自古以来,由于各民族的多次迁徙,致使贵州历史民族文化受到荆楚文化和巴蜀文化的相互影响,在元末明初傩戏从湖北、湖南、四川等地传入贵州,并逐渐和贵州当地地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傩堂戏形态。傩堂戏面具主要用于傩坛祭祀活动和依附于傩坛祭祀的傩戏演出。傩堂戏面具一般有24个,各代表24个神戏。傩堂戏面具有“半堂戏12面具,全堂戏24面具”之说,各地面具角色也略有不同。傩堂戏面具一般用白杨木、丁木或柳木制作,白杨木、丁木材质轻又不易开裂,柳木在民间则被看成是避邪之物,民间艺人用它制作面具显然有其象征和喻义。傩堂戏面具制作工艺比较复杂,艺人们所雕刻的面具个性鲜明、形象夸张、造型生动,雕工精湛、技艺高超,是贵州现存傩面具中艺术性较高的代表类型之一。傩堂戏面具在着色上又分为淡彩和重彩两大类;淡彩先在面具上涂抹上一层赭石色或土黄色作为底色,再用桐油反复刷上几遍,眉毛、眼睛等部位用黑色进行勾勒渲染,帽子上描绘出如龙、凤、云纹、牡丹、兰草、菊花和福寿等各种装饰图案。重彩则用红、蓝、黑等色彩在面具上涂抹勾画,帽子上的花纹则用笔精心加以刻画,简言之,傩堂戏面具色彩给人的整体感觉是沉着古朴、浑厚凝重、古雅高贵。总的来说,傩堂戏面具神态生动、个性鲜明突出,表现手法主要是通过人物五官及色彩的不同变化,刻画和表现出人物的威武、正直、忠诚、剽悍、凶猛和奸猾等性格特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另外,与安顺地戏脸子进行比较,傩堂戏面具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大都没有头盔和头盔装饰,只有道帽和发式,艺术上多采用刻绘结合的手法,注重整体、简略概括,并将人物眼睛与下唇做成活动结构,武将头上生角、嘴吐獠牙,显得怪谲诡秘,恐怖森严,摄人心魄,具有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和独特的审美价值。二、威宁彝族撮泰吉面具在贵州高原西部,威宁县盐仓区板底乡裸戛村,至今仍保留着一种原始古朴的傩舞戏—撮泰吉,撮泰吉又叫变人戏。“变人”在彝文中的意思是刚从猿变成的人,土语叫“老变婆”,学名则为“类猿人”,是彝族祖先神灵的化身。撮泰吉共有六个角色,五个面具,戴面具的五个角色分别是:阿普摩,戴白胡子面具(1700岁的彝族老人);阿达姆,戴无胡须面具(1500岁的彝族老妇人);马洪摩,戴胡须面具(1200岁的苗族老人);嘿布,戴豁嘴面具(1000岁汉族老人);阿安,戴面具(彝族小孩儿,阿达姆的孩子)。撮泰吉面具制作程序是把杜鹃树干或漆树等高山硬杂木锯成段并破成两片,在半片木头上用工具砍出高高的额头和鼻梁,并凿出三孔代表眼睛和嘴巴,再用锅烟灰把面具涂成黑色即可。其造型非常朴拙简约,面具前额高长,如猴似猿,使用时在面具上画出各种走向的白色线条,以示苍老并用以区别不同的角色。撮泰吉表现的内容大都是彝族先民在原始宗教仪式活动中的神灵形象或在远古洪荒时代的生活内容和本民族的历史故事。具体而言,撮泰吉面具在撮泰吉仪式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戏中撮泰老人神灵的再现和化身,对于他们不仅是沟通阴间与阳间的工具,而且是连接死亡和生命的媒介。当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