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文档名称:

荒漠化的防治说课.ppt

格式:ppt   大小:6,945KB   页数:3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荒漠化的防治说课.ppt

上传人:0640105 2020/7/20 文件大小:6.7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荒漠化的防治说课.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说教材二、说教法三、说学法四、教学过程五、板书和作业设计六、方法规律总结说课过程:一、“地理Ⅲ”是在“地理Ⅰ”和“地理Ⅱ”的基础上,使学生结合“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将地理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应用于某个具体的区域,形成分析区域问题和解决区域环境问题的能力。本节内容是整本必修3区域地理中的第一堂环境问题与案例教学的课,学好本节,学会分析地理环境的方法及治理环境问题的措施,对学****后面章节都非常重要。同时,荒漠化是生态环境问题。热点度高,实时性、实用性强,因此本节内容非常重要。本节教材包括荒漠化的概念,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荒漠化的人为因素,荒漠化的分布差异,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等五部分。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荒漠化的含义、成因与防治措施。[过程与方法]:以荒漠化防治为例,掌握区域环境问题的分析思路。[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让学生感受荒漠化的严重性,体验治理荒漠化的紧迫性;让学生增强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环境观与发展观。[教学重点]荒漠化的成因和防治措施。[教学难点]举一反三,通过学****一个区域的分析方法,学会分析一个陌生区域地理环境问题,并能提出治理措施。、难点:二、教法分析1、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自主探索为主线”的教学原则2、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3、运用读图分析法、启发诱导法、分组讨论法三、学法分析(一)、课时安排:共3个课时?荒漠化的概念和类型,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地理特征,西北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西北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原因,西北荒漠化的差异。?荒漠化的防治对策和措施,合作探究相关问题。四、教学过程分析(二)教学环节设计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合作探究,获取新知综合练****知识迁移归纳小结在今天被人们称作“千里无人烟,干燥无水源”的罗布泊地区,历史上曾经有一个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达的文明古国──楼兰。历史学家们誉之为“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汉朝时,罗布泊一带就已成为发达的农牧业地区,河渠纵横,草木茂盛,商贾、游客云集,一派繁荣景象。是谁让楼兰古国消失了呢?引入荒漠化的概念的学****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导入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