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试卷分析与考情分析.docx

格式:docx   大小:20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试卷分析与考情分析.docx

上传人:459972402 2020/7/20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试卷分析与考情分析.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考情分析留固二中 张秋丽本次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测试卷考试范围: 1-137页196-209页,满分:120分。第一次使用答题卡,要求试卷上不要答题,。因为本次考场座号是按照上次月考成绩名次排列,从答题卡的书写来看,明显出现成绩较好的同学书写整洁的能力也较强,愈是往后,书写较差,空题较多。两个班比较,一班即使较差同学,也会积极书写作文达到一定字数,这是态度问题。一班作文不够字数,作文分不到15分的3人,二班9人。考后将会对这些混日子,完全不把考试当回事的同学严敲警钟。从全卷来看,面向全体学生,但为了甄别出学生不同的语文水平,特别关注试题的梯度,考察能力的题量和难度较上一次的摸底考试有所增加和提高。试卷分四个大题:第一大题是积累与应用;第二大题现代文阅读;第三大题是文言文阅读,第四大题是作文。该试卷知识涵盖面较广,试题设置难易适中,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材料的选取,具有典范性,紧跟时事热点,且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从考试的成绩来分析,第一大题(共28分)1、2题主要考察字词的积累,包括几个课外词语都是常见且易错的;第3题句序的排列,第4题根据古诗词名句的填空,第6题综合性学习。部分学生字迹潦草或卷面有较多的涂改,按照“看不清即为错”扣分。字词的拼音书写,其中的课外词语我都有讲过,且是刚刚讲过。其中的前三道选择题全对的一班有19个(其中将有涂改痕迹的视为考场作弊,未给分);二班全对的只有5人。第一小题中的“剽悍”一词在第八课的基础训练中明确强调过却做错,这是听课效率问题还是记忆问题,会在评卷过程中调查,以便今后在字词训练中有的放矢。学生对古诗文的积累和理解掌握不够扎实,全部书写无误,得满分的一班有6人,二班1人。特别是杜毅力同学只写了第一题,其他只字未写。另外书写规范整洁上欠失,其中第二题中的“暝”字出错率最高。第3题“句序的排列”,考查学生的语言逻辑能力。第五题《与朱元思书》中的议论句,多次强调提问更正,仍然出错不断,一班对的有人,二班对的有人。第五题没有涉及本册中的名著推荐,而是对四大名著中的人物做客观评价,大多数同学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西游记》中的唐僧,对其优缺点都能说出一二,失分较严重的是对题干的理解,不少同学没有看清题目中的“结合具体的故事情节”而失去一分。在今后的练习和评讲中尝试让学生读题或个人读两遍题的方法,对一些学生的毛糙习惯和答题技巧做严格训练。第7小题,考查综合性实践活动。涉及理解和概括能力的双向考查。同样出现没有读清题意的现象,一班的杨雨霈同学竟然也犯了这样低级的错误。对联题目并不太难,抓住“文明旅游”这个关键词,上下对仗即可。出现的问题有不对仗,口语化,没有表现中心词,表意不通顺,没有挖掘深层主旨,出现四字对联等情况。本学期的课本内容没有涉及对联题,但在平时的讲课和训练中我已有四次以上对对联题做过讲解和训练。出现问题的原因有可能是写出上下句,若是对上下句可能许多学生能拿到分值。可见此类题还需多训练。第二大题现代文阅读题占 26分,板块为散文《杏荫井台》和议论文《阅读经典的快乐》题型与难度都与中考接近,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能力,语言赏析能力,也考查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但得分很不理想,特别是强调过的答题技巧完全抛之脑后,或者出现都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