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浅谈窝藏、包庇罪.doc

格式:doc   大小:79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窝藏、包庇罪.doc

上传人:sssmppp 2020/7/21 文件大小:7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窝藏、包庇罪.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窝藏、包庇罪摘要在实践屮,窝藏、包庇是最常见的妨害司法活动的两个罪名,办案人员常有这样的体会:每侦破一起刑事案件或抓捕到一名逃犯,都会有一些涉嫌包庇、窝藏的犯罪嫌疑人受到打击,这些人大多都是犯罪嫌疑人的亲戚、父母、朋友、同学,虽然说情有可原,但法无可恕。它严重地干扰了司法机关的刑事追诉和刑罚执行活动的正常进行,由于新《刑法》对1979年《刑法》作了修改,又增加了帮助伪造、毁灭证据罪等新罪名,这样就使在界定窝藏、包庇罪及相邻罪名的区分中出现了一些疑难问题,本文结合实践中窝藏、包庇罪的界定与相邻罪名的区分与运用谈一下本人的认识。一、窝藏、包庇罪的概念和特征窝藏、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或者为其提供钱财,帮助其逃匿或者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作假证明予以包庇,意图使其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窝藏、包庇罪的构成特征是:1、客体特征关于本罪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刑事追诉和刑罚执行活动的正常进行。刑法明文规定,本罪的对象是“犯罪的人”。关于“犯罪的人”的含义,学界具体表述各有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本罪的对象“只限于犯罪分子,包括实施了犯罪行为应受刑罚处罚的人,包括在逃尚未归案的犯罪嫌疑人和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或者已被判处刑罚而被剥夺、限制人身口由的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罪犯。”(2)本罪的对象“必须是已经实施了犯罪行•为的人,即触犯刑法并构成犯罪的人,既包括作案后潜逃的犯罪分子,也包括已被拘留、逮捕、关押、监管而潜逃的未决犯和已决犯。” (3)“犯罪对象为犯罪人,包括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及从服刑场所逃脱的罪犯,也含已实施犯罪行为尚未被司法机关发觉的人。”从严格法律意义上讲,认定某人是犯罪的人,必须经人民法院有效判决确定。对此,刑事诉讼法第12条明确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但纵观理论界的观点,作为本罪对象的“犯罪的人”,其范围不仅包括真正的犯罪人(犯罪后畏罪潜逃的犯罪分子、被司法机关依法羁押后又脱逃的已决犯和未决犯),而且包括正在受侦查、追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不以必须经过人民法院依法判决确定有罪为必要。笔者认为,这样理解“犯罪的人”,既符合立法精神,也适合同窝藏、包庇犯罪作斗争的司法实践的需要,是正确的理论。争议的问题是:他人实施了危害行为,行为人误认他人构成犯罪而实施了窝藏、包庇行为,但实际上该他人没有构成犯罪,行为人是否构成窝藏、包庇罪?例如,窝藏、包庇盗窃了大量财物的15周岁的人,是否构成本罪?对此,多数学者认为,如果窝藏、包庇的对象不是犯罪的人,则不构成窝藏、包庇罪。也有学者认为,窝藏的即使不是犯罪分子,行为人也是可以构成窝藏罪的。女口,故意***罪的的对象是有生命的自然人,行为人误以厂体为活人而加以“杀害”,由于其行为所指向的不是有生命的人,所以行为人不可能构成故意***罪(即遂),但也不是根本不构成犯罪,而是构成故意***罪(未遂)。所以,法律规定的犯罪对象仅仅是成立某种犯罪既遂的必要条件,而不是构成犯罪(包括各种犯罪形态)的必要条件。缺乏犯罪既遂所要求的犯罪对象的行为固然不能构成犯罪既遂,但并不表示行为根本不构成犯罪,而是可能构成犯罪未遂。笔者不同意上述两种观点,认为行为人只要窝藏、包庇了受侦查、追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管法院最后宣告被窝藏、包庇的人是否有罪,行为人都构成本罪。理由如下:首先,刑法虽明文规定本罪的对象是“犯罪的人”,但这里“犯罪的人”并不以经过法院判决为必耍。认为本罪对象最后必须经法院判决宣告有罪,这是一种文理解释;认为本罪对象不仅包括真止的犯罪人,而且包括止在受侦查、追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不以必须经过人民法院依法判决确定有罪为必耍的观点,属于伦理解释。笔者认为,论理解释的观点更符合立法原意和精神,在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发生冲突时,应坚持论理解释的观点。其次,窝藏、包庇罪的本质在于妨害司法机关的刑事追诉和刑罚执行活动,行为人主观上出于窝藏、包庇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窝藏、包庇他人的行为,只要他人受到刑事侦查、追诉,不管其最后是否被依法判决有罪,窝藏、包庇的行为都妨害了司法权的正常行使,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当作为犯罪处罚。再次,适合同窝藏、包庇犯罪作斗争的司法实践的需耍。例如,行为人窝藏、包庇他人,该他人经法院生效判决宣告有罪,则行为人构成窝藏、包庇罪;但被窝藏的他人坚持申诉,经过再审程序宣告无罪,那么,实施窝藏、包庇的行为人是不是也要无罪释放呢?如果坚持本罪的对象最后必须经人民法院判决宣告有罪,那么行为人是否构成本罪,就具体地依赖于他人是否构成犯罪,这是没有道理的,会导致司法实践中的困惑。导致这一分歧的根本原因在于刑法的规定不明确。建议以后修改刑法时,将本罪对象改为“受刑事追诉的人”,就可避免这一争议。刑法第362条规定:“旅馆业、饮食服务业、

最近更新

2024年浙江省象山县事业单位招考公开引进高层.. 244页

2024年浙江省绍兴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招聘历.. 246页

2024年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委史志研究室招聘内.. 246页

2024年浙江温州鹿城区南汇街道招聘编外工作人.. 240页

2024年山西忻州乾昇劳务派遣限公司为河曲县村.. 242页

2024年山东菏泽郓城县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20.. 249页

2024年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政务服务平台招聘10.. 245页

金川矿床稀有气体同位素地球化学与成矿研究 2页

2024年山东东营河口区河口街道城乡公益性岗位.. 247页

2024年安徽芜湖繁昌县公办幼儿园招聘11人历年.. 244页

2024年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事业单位招聘115人历.. 240页

2024年白色垃圾的建议书 9页

2024年安徽安庆天柱山旅游学校教师招聘8人历年.. 248页

2024年安康市紫阳县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招聘.. 248页

2024年宁波市江北区事务代理服务中心招考公开.. 247页

2024年班长检讨书 21页

2024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数学试题及解析 28页

2023年第37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初赛试题及.. 20页

[浅谈队列队形在体育教学中的意义及教学方法].. 7页

浅谈留置措施司法审查及构建 16页

2022年专题组织生活会检视剖析材料8篇 37页

电气设备测试调试记录 16页

西子奥的斯曳引轮及钢丝绳更换指导 22页

《克雷洛夫寓言》练习题 12页

新华信托-鑫晨新能源供热项目贷款资金信托可研.. 27页

物料提升机专项施工方案 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