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2018全国高考改革方案【改革文学的反思】.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8全国高考改革方案【改革文学的反思】.doc

上传人:1294838662 2020/7/21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8全国高考改革方案【改革文学的反思】.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8全国高考改革方案【改革文学的反思】最近,看到一条信息引起了我的注意:中华全国总工会对近百万职工作过调查,在职工喜爱阅读的书目中,文学作品占第一位,而其中小说又在文学作品中占第一位。据对北京2400名职工的调查中,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职工喜爱改革题材、表现改革人物的文学作品。我想,作为文学作品读者层中人数最多的、最为活跃的当代青年,对于表现改革人物的小说的喜爱一定不会低于、或者是远远超过百分之七十五这个比例吧。所以,这篇短文既是对近期改革题材小说较有影响的部分作品加以述评。其目的不在于对这些小说的人物、主题和艺术手法作出细致地剖析,而是让它们作你们的文学向导,给那些忙碌于学****工作以及家务的青年朋友,提供一个艺术欣赏的线索。改革文学是以1979年发表的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为发端的。当时,在古老的中国土地上兴起的改革热潮,激发了作家和读者们的热情,改革题材小说很快成为文坛众所瞩目的漩流。可是旋风过去,竟然是一片沉寂,写改革的作品少了,读者对这方面作品由热烈地称赞转而为失望了。其实,一时间的沉寂并不意味着改革题材小说的式微和衰落,在沉静地反思中,文学在不断地深化和螺旋形地发展着。我所说的文学的反思,包含着两个主要的方面:一是对于改革生活的反思;二是文学自身的反思。文学对现实变革的反思,首要的一个特点是,不再把改革作为生活中单一的、瞬息间的现象,而是将它视为一个整体的历史过程,站在今天的时代制高点,从昨天、今天和明天的联结上对它进行反思和观照。譬如何士光的中篇小说《苦寒行》,为什么赢得了广泛的注意和热烈的评价?它为什么能够创造出当代文学画廊罕见的朱老大这个具有相当高的审美典型价值的艺术形象吧?我以为主要在于作家穿透生活的意识,即小说结尾点明的:“他回过头看着自己”。士光引用法国哲学家、文学家萨特的这句名言,绝非是卖弄、炫耀或者是装点自己的作品,它是通过小说中的“我”,对那位由劳改犯而成为一个相当不错的年轻砖瓦工的评语,透出了作家对朱老大,也是对改革生活交织着冷峻与苦味的反思。朱老大“这一个”,是小农经济土壤上孕育出来的惰性十足的混世者。他当上供销社烟叶收购员时,私分***,***卖烟姑娘,由一个呆滞、木讷的青年农民走上犯罪的道路,这不能仅仅看作是他个人的品德问题。朱老大不过是个临时工,可是对待求他办事的庄稼人,为什么摆出大权在握、不可一世的面孔,连跨动脚步的姿态为什么都有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神色呢?因为,朱老大的“那姿态不仅仅只象当家的朱二爷,更如公社那宋书记一般。”小说并不是平视地写一个改革浪潮中的沉沦者、犯罪者,作者那自省和反思的目光穿越了几千年的悠长历史,探索朱老大的深层结构,寻找这种心理结构的家庭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依据。《苦寒行》所灌注的反思意识标志着一种转折:文学对于改革由顺向的乐观的展现,转为逆向的对历史回视了;不仅将改革的新景观与封闭性的“大锅饭”的过去相比较,而且用反思的目光重新审视正在变动中的现实,因此说《苦寒行》及其相类似的一些作品蕴含有深广的历史内容。历史感这是文学对改革的反思所表现的第一个特点。它的第二个特点是,反思中渗浸着严峻的批判精神。新时期的反思文学潮流出现于拨乱反正的历史时期,所以它对极左思潮历史的反思与批判是交织的,或者说强烈的批判意识是反思文学的精髓。它不仅仅对于历史的“伤痕”,即使对于现实改革的观照,文学同样需要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