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校园欺负行为.doc

格式:doc   大小:44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校园欺负行为.doc

上传人:新起点 2020/7/21 文件大小:4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校园欺负行为.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SharpSimth认为欺负行为是力量较强者在未受激惹的情况下对力量较弱者重复进行的攻击(1991)DanOwleus教授认为欺负是某个学生在某段时内被一个或多个学生反复或持续地施以负面行为,种行为包括语言上的辱骂、威胁、嘲笑戏弄等。(1993)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大都采用Smith对欺负行为所作的界定。但DanOwleus教授对于欺负行为中的群体的分类得到了广泛认同。特征:与一般攻击行为相比,欺负行为有以下特征1未受激惹的有意性;2重复发生性;3欺负者与被欺负者之间力量的不均衡性。其中欺负行为与一般性攻击的最关键性区别在于行为双方之间力量的不均衡性。直接身体欺负:是指欺负者一方利用身体动作直接对受欺负者实施的攻击,如对受欺负者进行殴打、***、抢夺其财物或破坏其所有物等;直接言语欺负:是指欺负者一方通过口头言语形式直接对受欺负者实施的攻击,如直接讥笑,讽刺,羞辱、嘲弄,挖苦受欺负者等;间接欺负行为:是指借助于第三方实施的精神欺负行为。如运用人际关系或关系网络来孤立、冷落受欺负者,背后说其坏话、散布谣言和社会排斥等给受欺负者以精神上的打击。关于欺负方式群体差异的研究现状:直接言语欺负是最为普遍的欺负方式,我国的张文新教授研究发现儿童总体上受直接言语欺负的比例最高,其次是直接身体欺负,间接欺负的发生率最低;男生受直接身体欺负的比例显著高于女生。,小学的平均发生频率在20—35%之间,中学在10—20%之间。被欺负者的人数随着年级增长逐步下降,而欺负者的人数则变化不明显。这可能是由于小学生对欺负的理解存在泛化现象,以及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生自我控制能力和道德规范的内化进一步增强,导致欺负行为的减少。这种现象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及身体和社会能力的发展,儿童有可能逐渐摆脱原来体力上的劣势,减少受欺负的几率。而欺负他人的行为则可能有着更深层的机制或原因。同时,国内也有研究也发现欺负行为随年级增长而降低的总体趋势,但同时存在起伏现象。各毕业班欺负和被欺负人数均显著降低,而初一和高一又开始有所回升。张文新还发现:儿童欺负行为的年龄差异还表现在对待欺负问题的态度方面,突出表现为小学阶段六年级和初中三年级两个毕业年级的儿童对待欺负问题的态度均比同阶段其他年级儿童消极。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在于随着年龄增长,特别是临近毕业,一些儿童会对欺负问题越来越司空见惯,因而也会变得越来越冷漠和麻木不仁,同情心越来越下降。,男孩中的欺负者显著多于女孩中的,而女孩中的未参与者显著多于男孩的,男女生在受欺负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大量研究表明,自幼儿期起,无论在实际的攻击行为还是在攻击的倾向性上,男孩都较女孩表现出更强的攻击性,并且这种性别差异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男孩的这种攻击倾向可能是生物生理因素、社会心理因素与特定情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在欺负的方式方面,男孩直接的身体欺负显著高于女生,这可能与男孩在体力上的优势,好动性与较强的攻击倾向有关。女孩的间接欺负则高于男孩,这可能与男女孩不同的交往特点有关。男孩社会友谊网络通常相对比较分散和开放,而女孩则容易结成规模较小但关系密切的小群体,使得社会孤立等手段在女孩群体中更有效。Rivers等人认为,女生喜欢较亲密的小群体社交,而男生的社交网络较广阔松散,所以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