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近十年中国环境音乐探究综述.doc

格式:doc   大小:48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近十年中国环境音乐探究综述.doc

上传人:小雄 2020/7/22 文件大小:4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近十年中国环境音乐探究综述.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近十年中国环境音乐探究综述作者通过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对我国近十年间(2001-2011)有关环境音乐研究的文章进行了搜索和研读,共搜集到相关学术论文22篇,学位论文1篇。这期间,环境音乐与学习的结合、环境音乐运用于运动中、环境音乐在旅游业中、环境音乐在医院中的使用以及环境音乐对于商业的影响等等都有较详细的论述。另外,有一些音乐心理、音乐治疗的研究中也有环境音乐的提及。南昌航空大学艺术学院的张建国副教授,承担了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艺术学规划项目《当代中国环境音乐教育教学研究》(序号:3866),是近些年来以环境音乐为课题研究的代表。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无相关专著研究出现。虽然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无法为我们提供较多的参考,但也让大家有了一个更广阔的思考空间。一、环境音乐的定义环境音乐这个概念首次提出是在上世纪60年代由日本的服部正等人首先提出。环境音乐应该如何称谓更为准确,学界至今尚无定论。目前,国内对这个概念的论述主要由以下两类:“环境音乐是指一切场合活动中播放和使用的音乐作品”①,“指间接作用于主体意识的非鉴赏性音乐”②,“是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并作为人们生存环境构成因素的音乐。”③这些观点都是从大环境着眼,认为环境音乐是非鉴赏性的,它与主体不发生直接行为或意识关系,通过非鉴赏环境,间接作用于主体行为或意识。阐述了人、音乐、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特指在以赢利为目的的营业场所,为经营需要而播放使用的音乐作品。”④;“为特定环境设计的背景音乐”⑤或“狭义的环境音乐属于创作性的后现代音乐,是音乐从图形退化为背景,与概念音乐、电子音乐、偶然音乐类同。”⑥这些观点认为,狭义的环境音乐就是国外后现代音乐中提及的背景音乐或氛围音乐。但是,福建师范大学2003级研究生李磊在他的学位论文中,对此提出了异议。他认为环境音乐与背景音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无论是音乐在环境中的主体性、主动性,还是音乐的人性化体现,环境音乐皆优于背景音乐,但背景音乐的范围要大于环境音乐。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无论是从广义上还是从狭义上来讲,环境音乐是一种用于现实生活或特种场合的,非鉴赏性的音乐。二、环境音乐分类将环境音乐分类是对其进行研究的方式之一。当前对环境音乐的分类主要见于李磊、袁媛两位的文章。二者对分类的方式基本相同:主要“从使用场合和演奏形式两个方面来进行划分”⑦。一方面将根据“环境音乐的使用场合分为七大类:。另外,在学校、法院等等其他一些场合中也有播放环境音乐调节气氛的常例”⑧。另一方面“根据演奏形式,常把器乐和人声、以及两者混合三种”⑨。最初的方式由演奏者、乐队、合唱队或乐队加人声在现场演奏、演唱。现在在餐厅、宴会、运动会中仍沿用这种方法。笔者认为,由于近些年来电子合成器、电脑音乐的快速发展,环境音乐的制作和演奏越来越多地呈现出“电声化”的方式,这应该是环境音乐的一个新类型。三、环境音乐的研究方法无论是最早开始对环境音乐研究的欧美国家,还是紧随其后的日本,以及我国近些年来的研究,运用最多的就是注重实验和调查的实证研究方法。据文献载:“1886年,美国芝加哥一汽车公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