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忆苦思甜(相声)忆苦思甜(相声)作者:鄢德明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和谐社会的基石。乙:对,这话说得太对了!甲:我问你,你吃了团年饭吗?乙:都几点了,都快到初一了,还不吃?你以为真的是吃“年饭”啊!甲:那你在家里没有经受过“忆苦思甜”的教育?乙:什么?什么?都什么年代了,还在搞“忆苦思甜”?甲:这你可就不知道了,现如今在我们家里,“忆苦思甜”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了!乙:有这等事?那你说说,你家里都搞些什么“传统教育”?甲:你真想知道?乙:说来让我们大伙也听听嘛!甲:好,说说就说说,反正也不是什么丑事。乙:这不就结了?甲:每年的除夕,我们一家人都会团聚在一起吃一顿团年饭,分享各自的欢乐和喜悦。乙:除夕的团年饭对所有华人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甲:团年饭充分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和团结和睦。乙:对,这种团结和睦,互敬互爱通过团年饭,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亲密和谐!甲:就刚才,在家里吃一年一度的团年饭时,我可是受到了很大的教育。乙:嗯,说来听听。甲:我清楚地看到,作为一家之主的母亲,她老人家看着满堂的儿孙围着她转,她像个小孩子一样高兴呢!乙:她老人家的心里是何等的幸福啊,能不高兴吗?!甲:母亲想,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啊!乙:是啊,你们晚辈们,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表达养育之恩,感激之情啊!甲:母亲看到如今四世同堂,一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精神上得到了极大的安慰与满足!乙:四世同堂,一家人共享天伦之乐,能不高兴吗?甲:可我们不明白的是,她老人家居然哭了起来。乙:这您可不明白,老人一上了岁数,看到一家人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心里高兴就控制不住,这是高兴得流泪,不是伤心!甲:不对,我母亲哭得很伤心,那决不是那种高兴时的哭声!乙:这可是为了什么?甲:因为她老人家看到我大姐的孙女,在饭桌前把一碗鲍鱼喂给了她带来的一条小狗。乙:这有什么?甲:母亲在心痛之余,为了教育十二岁的重孙,给我们进行一场忆苦思甜的教育。乙:就在这除夕的团年饭晚宴上?甲:今年整整八十岁的母亲,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吃了许多苦受了不少罪。等到好不容易解放了,可农村正处在大变革时期,大跃进、公社化,吃集体食堂。随后三年自然灾害,一家老少九口人,吃谷糠咽野菜,没饿死就算命大了,哪还有共享美食的年夜饭哪?乙:那时候的生活的确很艰苦,你父母也不容易啊!甲:不久就是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极左思潮泛滥。先是传统春节被列为“四旧”被破掉了,后是提倡过革命化春节,除夕夜是吃忆苦饭,以示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一直到七十年代末,文革结束,拨乱反正,传统复兴。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传统年俗的重头戏——年夜饭才又回到我们老百姓的生活中。乙:是啊!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现在的生活,我们更没有理由不去教育好我们的下一代和下下一代,我们也没有理由不让他们知道,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甲:母亲的一番话,勾起了大哥对一段往事的回忆。他说,在人民公社集体化合作化年代,每年的大年三十晚上要做的事,就是全村男女老少好几百人,统一集中在一起,来一个忆苦思甜大烩餐。生产队用很大的锅做了一大锅豆腐,从饲养室领来的麦皮肤子,拌些白萝卜丝,和些油盐蒸熟,每人一大碗,说这叫忆苦思甜饭。还要看谁吃得香吃得甜,吃得津津有味!乙:对,我还记得,你越吃得香,吃得甜,吃得津津有味,说明你对无产阶级有深厚感情,对万恶的旧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