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摘要企业的所得税筹划随着我国社会法制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也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而且,企业所得税在一定程度和意义上直接影响了收入在各个经济主体之间的分配,它属于国家重点征收的税种。企业所得税的征收对象是企业的经营利润,而企业的经营利润又涉及到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所以说企业所得税的征收与企业的财务管理联系也非常密切,综上可得对于企业所得税进行合理筹划可以为企业带来很多直接的经济利益。本文从企业所得税筹划的含义及其基本方法出发,分析了目前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中存在的问题,例如纳税筹划风险不够细致、税收制度不够完善和涉税人员水平不高等等,第三部分针对存在的问题得出了相应的提高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方法策略。最后总结得出结论,只有提高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才能为国内的企业开展国际税收筹划奠定基础。关键词:企业所得税;所得税筹划;制度;方法目录企业所得税筹划 3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3(一)研究背景 3(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3二、企业所得税筹划的含义及其基本方法 3(一)税收筹划的含义 4(二)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基本方法 4三、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在企业中的具体应用 4(一)固定资产折旧计算的税收筹划 4(二)存货计价方法的税收筹划 5(三)成本费用分摊的税收筹划 5(四)股票投资的税收筹划 5四、企业所得税筹划案例  6五、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中存在的问题 6(一)税收制度不够完善 7(二)纳税筹划风险不够细致 7(三)涉税人员水平不高 7六、提高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策略 7(一)强化管理,规范行为 7(二)规避纳税筹划的风险 8(三)定期培训税收筹划人员 8参考文献 9企业所得税筹划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一)研究背景2006年02月15日,财政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这标志着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适应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起来了。2007年3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经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2008年1月1日实施。2007年11月28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由此,我国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体系基本形成。新的企业所得税法纠正了过去对内、外资企业区别对待的做法,统一了征收口径与税收优惠政策,有利于公平竞争,为内、外资企业建立了一个透明的、标准化的税收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如何积极地、有效地调整税收筹划的思路和方法,在合理避税的同时又能够尽量规避涉税风险,成为了非常具有价值的研究课题。(二)研究目的与意义从理论层面来看,具体企业的经营情况下,通过有针对性的研究,可以丰富我们的税务筹划在数据库领域有关的案件。从实践层面来看,完善企业所得税规划研究可以使相关企业优化方法,税收筹划做到合法、合理,减少税务支出,促进企业经营效益并提高利润所得,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途径。从法律层面上,进一步完善税法,以减少的法律环境,刺激企业竞争。所以,对企业所得税筹划进行深入的研究,可以使国家的产业政策得到落实,使企业依法纳税,不仅可以节约企业的支出,对国民经济的有序健康发展也具有深远的意义。二、企业所得税筹划的含义及其基本方法税收筹划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税收筹划的纵深发展又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现代市场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税收筹划的含义一般认为,税收筹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不违背税法的前提下,运用一定的技巧和手段,对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科学、合理和周密的安排,以达到少缴缓缴税款目的的一种财务管理活动。这个定义强调:税收筹划的前提是不违背税法,税收筹划的目的是少缴或缓缴税款。它包括采用合法手段进行的节税筹划、采用非违法手段进行的避税筹划、采用经济手段、特别是价格手段进行的税负转嫁筹划。狭义的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以适应政府税收政策导向为前提,采用税法所赋予的税收优惠或选择机会,对自身经营、投资和分配等财务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事先规划与安排,以达到节税目的的一种财务管理活动。这个定义强调,税收筹划的目的是为了节税,但节税是在税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以适应政府税收政策导向为前提的。(二)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基本方法企业开展税收筹划的方法多种多样,从实践看,通常是围绕减轻税收负担和免除纳税义务所采用手段(结合经营活动)的不同方式展开研究,主要有:税率式税收筹划、税额式税收筹划和税基式税收筹划。税率式筹划是指纳税人通过降低适用税率的方式来减轻税收负担。税额式税收筹划是纳税人通过直接减少应纳税额的方式来减轻税收负担或者解除纳税义务,税额式筹划常常与税收优惠中的全部免征或减半征收相联系,以达到节税的目的。税基式筹划是指纳税人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