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咏中秋古诗词二十六首咏中秋古诗词二十六首和中秋有关的古诗词基本上都是唐以后的,以唐宋为盛。这是因为中秋节起源于唐初。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根据历史学家的研究,中秋节发端于隋末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的军粮问题。到了唐朝初年,中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一、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二、 中秋唐李朴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三、 关山月唐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四、 夜静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五、 月下独酌唐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六、 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蛛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七、 八月十五夜月唐杜甫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八、 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九、八月十五夜玩月唐刘禹锡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十、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唐刘禹锡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云耕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十一、秋宵月下有怀唐孟浩然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十二、八月十五夜玩月唐栖白寻常三五夜,不是不婵娟。及至中秋满,还胜别夜圆。清光凝有露,皓魄爽无烟。自古人皆望,年来又一年。十三、中秋月唐李崎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十四、八月十五日夜溢亭望月唐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溢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十五、中秋月唐白居易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十六、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淹淹随波千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