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形势政策课主要目的
1、正确认识理解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形势;
2、了解国家改革与发展所处的国际环境与时代背景;
3、正确理解党的基本路线,重大方针和政策;
4、正确分析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增强其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要求
学分和课时:共2学分,32 课时。其中:
1学分为课堂教学(8次课);1学分为实践教学(4次课)
具体要求为:
1、 课堂教学为8次专题讲座,课后要阅读相关材料。
2、实践教学将组织观看资料片及1-2次的主题讨论,要求提前一周做准备。
3、课程学期结束后,将对所学专题进行开卷考试。
4、上交一篇时事分析报告或一篇观后感。
成绩构成
理论教学
出勤占 15%(含迟到早退以及旷课情况)
听课表现占 15%
课程学习论文占70%
无故旷课3次以上, 平时成绩为0分。
实践教学
出勤占 20%(含迟到早退以及旷课情况)
听课表现占 20%
一篇时事分析报告或一篇观后感 60%
无故旷课3次以上, 平时成绩为0分.
课程考核
理论教学考核:
理论教学考核=课程学时成绩。
课程学习专题考试将在实践课的最后一次课当堂课完成该考试。
实践教学考核:
实践教学考核=完成一篇时事分析报告或观后感﹢平时成绩。
时事分析报告或观后感将在实践课的最后一次课上交。
中国“三农”问题的由来和发展
主要内容
三农问题的现状
三农问题的形成原因
三农问题的解决途径
“我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含着泪水给你写信。我要对你说的是,现在的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书中写道:在农村,盲流如“洪水”,负担如“泰山”,债台如“珠峰”,干部如“蝗虫”,责任制如“枷锁”,政策如“流言”,谎话如“真理”……。
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的李昌平《上总理书》
“想象不到的贫穷,想象不到的罪恶,想象不到的苦难,想象不到的无奈,想象不到的抗争,想象不到的沉默,想象不到的感动和想象不到的悲壮。”
从2000年10月1日开始, 走遍安徽农村,3年后,34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农村调查》公之于世。在书中他们发出了如上的呼喊。
陈桂棣、春桃《中者:您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解决“三农”问题,仍然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提出了明年全部免征农业税等具体措施。您认为怎样才能根本解决“三农”问题?有什么长远的打算?
     温家宝:我想起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一句话。他说,世界上大多数人是贫穷的,所以如果我们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也就懂得许多真正重要的经济学原理。世界上大多数穷人以农业为生。因而,如果我们懂得了农业,也就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我不是经济学家,但我深知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在中国的极端重要性。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全国的现代化。我们对中国农村的改革和发展是有长远考虑的,这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基本经济制度,给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第二个阶段,就是实行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对农民“多予、少取、放活。”我们现在开始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在第二个阶段我们要做好四件事:第一,推进以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各项改革。第二,加强以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综合生产力建设。第三,发展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第四,推进以村民自治、村级直接选举和村务公开、县乡政务公开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2005年3月14日召开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