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文档名称:

大学生安全教育——心理安全教育.pptx

格式:pptx   大小:1,745KB   页数:3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学生安全教育——心理安全教育.pptx

上传人:350678539 2020/7/29 文件大小:1.7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学生安全教育——心理安全教育.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八章心理安全教学重点::健康是指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1946年曾把健康的概念定义为:“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给出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首要标准)。1、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6、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易发炎;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10、肌肉、皮肤有弹性。其中,前四条为心理健康的内容,后六条则为生物学方面(生理、形态)“健康”的定义判断心理健康的原则(一)统一性原则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否统一,是决定其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标。(二)协调性原则一个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思维、情感、意志、和行为是相互配合、整体协调的。(三)稳定性原则一个人的性格从出生开始逐渐发展,到成年以后,就会保持相对的稳定。在社会生活活动过程中,心理活动表现出一惯性。衡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学习努力,求知欲强了解自我,悦纳自己接受他人,善待他人正视现实,适应环境控制情绪,心境良好意志坚定,自控力强人格完整,协调发展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心理异常的判断和对策(一)心理异常的判断依据心理异常的主要判断依据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1、统计常模2、社会规范3、生活适应4、心理成熟状况5、主观经验6、生理学标准你的心理健康吗?,心理健康又是身体健康的条件和保证。一个健康的人既要有健康的身体,又要有健康的心理,好比“人”字的一撇一捺,二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