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甲醛的生产方法与发展趋势.doc

格式:doc   大小:75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甲醛的生产方法与发展趋势.doc

上传人:ttteee8 2020/7/30 文件大小:7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甲醛的生产方法与发展趋势.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名称: 甲醛的生产方法与发展趋势设计时间: 2012年10月-2013年1月系部: 化学工程系 班级: 有机化工生产技术姓名: 徐荣韬 指导教师:梁建友答辩情况答辩教师:年月0评语成绩评定指导教师:年月日目录一、 概述 7二、 甲醛的产品用途及国内现状 71、 聚合物的降解 72、 高分子的降解 7三、 甲醛的生产方法 7铁、铝催化剂法 7银催化剂法 四、 甲醛的工艺路线比较 7五、 尾气循环法生产浓甲醛 71、 生产方法 72、 主要原材料及公共工程消耗 3、贮运技术六、我国甲醛的生产消费现状及发展前景 71、 生产现状 72、 消费情况 73、 市场前景 74、 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75、结束语 7参考文献 7致谢 7甲醛的生产方法与发展趋势徐荣韬1001有机[摘要]“生物降解塑料”英文缩写为“BDP”,全称biodegradableplastics,指废弃后可以在堆肥条件下被微生物分解为的二氧化碳、水等小分子下一•类塑料。这类材料最初的意图是解决石油基塑料多数无法在自然环境下消解的问题。理想的生物降解槊料是一种具有优息的使用性能、废弃后可被环境微生物完全分解、最终被无机化而成为自然界中碳素循环的一个组成部分的高分子材料。所谓高分子的降解,就是高分子链山长变短,分子量由大变小的分子链断裂过程。分子最越大,材料的强度越高,随着分子量的下降,材料的强度也山大变小,变得易于破碎。但是,大部分高分子的降解过程是山分子链的两端逐渐向中心的降解过程,对材料的分子量及性能影响很小,降解很慢,这就是聚乙烯、聚氯乙烯等塑料迟迟不会降解而成为公害的原因0“生物降解塑料”在1980年代末山欧美国家提出,后来逐渐为澳大利亚、日本、中国等亚太国家所接受。目前,美国Natureworks公司从玉米、大豆中提取聚乳酸(PLA),日本昭和电工、三菱化学从植物淀粉中提取琥珀酸来做塑料的技术L1经相当成熟,而旦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认可*在欧美、日韩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些塑料产品,源于自然,PI归自然,无需工业收就能自己分解,既大大降低了石油消耗,也省去了同收带来的种种困难和环境污染。[关键词]生物降解塑料,微生物降解,光降解,化学降解,高分子的降解。—、概述二、 甲醛的产品用途及国内现状甲醛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是甲醇最重要的衍生产品之一,主要用于生产腿醛、酚醛、季戊四醇、三聚氤胺/甲醛树脂、聚甲醛、多元醇、异戊二烯、乌洛托品、尼龙-4、维纶等。还可以用于生产医药产品、农药和染料,以及用作消毒剂、杀菌剂、防腐剂等。目前,世界上开发出的甲醛下游产品已达上百种,而我国只有十儿种,且生产工艺落后,远未达到国外先进。我国目前的甲醛消费量约为世界的5%,主要用于生产服醛树脂、酚醛树脂、季戊四醇、乌洛托品等,并应用于轻工、纺织、医药、机电、化工、建材以及油田开发、木材开发等部门,其中化工用量约占一半。三、 生物降解性能研究所谓生物降解材料必须是能被微生物完全消化,并产生自然副产物(二氧化碳、甲烷、水、生物质等)的材料。美国ASTM关于生物降解材料的定义如下:“一类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如细菌、霉菌和藻类的作用起降解的材料(Adegradablmarerialsinwhichthearousedegradationfromtheac-tionofnaturally-anismssuchasbacte-ria>fungiandaigae)o在这个前提卜,出台了相应的标准 ISO1845,在这个标准下,各个国家也制定了相应的标准,我国的CB18008也做了相应的规定,但是这个标准不完善。一个标准的制定应该对一个企业、一个领域具有推动作用,而不能阻碍该行业的技术发展。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对该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就足解决材料成型后的力学性能可以满足要求,并且保持材料的良好生物降解性能。我们通过天然高分子半凝胶发泡成型工艺解决该生物降解材料的力学性能,是目前最先进的手段。成型工艺研究:在研究了国内外的生产工艺基础上,采用天然高分子半凝胶发泡成型工艺,避免了以前的工艺中加入了大量的增塑剂、成型剂及大量的辅料。这样,不但降低了成本,而且提高了产品的力学性能。对于材料的生物降解机理的研究:塑料生物降解的实质,,使长分子链变短,然后由微生物吸收,在经体内新陈代谢,高聚物最终被变成二氧化碳和水。目前国内外正在起步阶段,正在做进一步的完善,比如,聚乳酸(PLA)、聚丁二酸丁醇酯(PBS)等,是众所周知可生物降解的塑料,但是在上述标准的条件和环境下,其降解率和降解时间就很难达到。因此,研究其生物降解性能和生物降解机理,对于开展该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