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一个故事带来的启示.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一个故事带来的启示.doc

上传人:xxq93485240 2020/7/30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一个故事带来的启示.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个故事带来的启示前些天,我看了一个故事——《树与人》有两个人,各自在沙漠上栽下一片胡杨树苗。一个人每隔三天,不管烈日还是飞沙,都给他的树苗浇水;另一个人在树苗刚栽时浇过几次水,等到树苗成活后,他就不再浇水,只是扶一上被风吹倒的树苗。过了两年,两片树苗都长得有茶杯粗了。忽然有一认夜,狂风大作,飞沙走石,辛勤人的树几乎全被暴风刮倒,而悠闲人的树没有被风吹倒和吹歪的。于是,我不停地思考——其实树与人一样,对它太殷勤了,就培养了它的惰性。你经常浇水施肥,它的根就不往泥土深处扎,只在地表浅处盘来盘去;反之,树在没有现成的水分和肥料吮吸时,只能拼命向下扎根寻求需要。育树、育人,其理相通。教师应量“力”、量“度”而行,尽可能地让孩子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赢得成功。我们只需在他们“山穷水尽”时出手点一下,扶一把。唯有这种历尽“拼”的体验,孩子才刻骨铭心,唯有这种历尽“搏”的经验,孩子才会受用终生。美国教育的“出格”,给了孩子更大的自主探究空间。他们获取知识的方式更多地靠自己的努力和求索,教师提供的仅仅是参考和帮助。不面面俱到的环境培养了美国孩子探索创造能力。接着,我尝试着——当学生问起“作料”的“作”该读第二声,还是读第四声时,我说,你们自己去查工具书,查资料,先查明白者,可以班级功劳簿上得奖励分一分;当学生质疑《草船借箭》的第六自然段归为“做好准备”还是“草船借箭”时,我不急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当要学一篇新课前,我要求同学先自学,并尝试做好读书笔记……最后,我想说,育树如育人,读书教书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