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保持思想的开放性.doc.doc

格式:doc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保持思想的开放性.doc.doc

上传人:scuzhrouh 2016/3/2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保持思想的开放性.doc.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变幻原是永恒维纳在《控制论》中说:一个体系抵抗组织程度衰变的重要方法就是保持开放。被誉为日本经济起飞首要功巨的管理大师戴明博士,在日本做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将日本企业单向的、封闭的组织系统,改造成循环的、开放的组织系统。一、变幻原是永恒变幻原是永恒。这个世界上惟一不变的就是变,而且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记得十年前我买了台 BP 机,那时还威风得很,我将它挂在腰上,每次上街腰都挺得直直的。过了两年, 开始出现了手机, 那时还叫大哥大, 像一块砖那么大, 我有一位同学买了, 他每次外出坐在“麻木”上时, 都跷着二郎腿, 双手抱着大哥大放在腿上, 我常笑他应该放到头顶上,但现在街上随便一个扫大街的屁股后面就别着一个大哥大。我读大学时,听录音机还是很稀罕的,那时的录音机主要是日本三洋厂生产的,所以又叫做“三洋”。记得报纸上还登载了一件这样的事: 一位仁兄分别有一位香港的亲戚和一位农村的亲戚写信想来他这里玩。他回信给农村的亲戚说最近很忙不要来了, 回信给香港的亲戚说很高兴他来玩, 希望能带“三洋”过来。结果这位马虎的仁兄将信装错了, 他香港的亲戚没来,农村的亲戚却牵着一头山羊来了。但现在, 不要说录音机, CD 、 VCD 、 DVD 数年就一个变化。其实近几十年的科学发明, 已经超越了人类历史上发明的总和。知识在不断更新, 信息在大爆炸, 人们说除了老婆和孩子不能变, 万物都可以变; 有人说老婆必要时也可以变, 是可以变; 有人说要经常变, 你想得美! “变”给我们带来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危险,二是机会。面对变化的世界,人和企业墨守成规就会跟不上时代,遭遇危险。在管理学中有一种煮青蛙效应。将一只青蛙扔进热水里, 它会很快跳出来; 但将青蛙放进温水中, 它不会跳出来; 然后给温水逐渐加热, 青蛙开始察觉不到, 没有反应, 待到水温升高后, 由于它的体力在这种缓慢的加热过程中已经耗尽, 这时青蛙再想跳出来, 已经晚了。很多企业的破产其实就是陷进了这种煮青蛙效应,待到企业醒悟过来时,已经悔之晚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所以居安思危,预作筹谋,尽早把握变化才是人和企业保持长盛之道。就像沃尔玛的创始者沃尔顿所说: “你不能只是继续做以前行得通的事情,因为你四周的每样事情都在变化。想要成功,你必须站在变化的前面。”另一方面,变化就意味着要重新洗牌,会有新的领域出现,于是又给我们提供了机会。比尔· 盖茨之所以能成为世界首富,是因为变化——个人电脑的出现给他提供了机会,如果没有这种变化, 他是不可能在IBM的眼皮底下壮大起来的。还有中国富豪榜上那群年轻的富豪们,不正是变化给他们提供了机会吗? 生活在这个时代真是非常幸福。当今的世界充满着前所未有的可能性与机会,让我们能达到的目标更多。而且事实上我们所面临的选择也可能是人类史上前所未见的, 由于能从事的美好事情太多了,因此从中选择的能力可能就是决定我们一生成就的最重要因素。要点: 变幻原是永恒。变化带来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危险;二是机会。人的最高级的思维模式就是开放性思维危机,就是在危险中的机会。变化的世界是既有危险又有机会,至于究竟是危险还是机会,就要看你是否能把握住变化,并顺应变化。 1987 年5月深圳发展银行发行了股票。由于是新生事物, 大家都抱着怀疑的态度, 不愿意买。最后变成了各单位的摊派, 要求共产党员和干部带头认购。一些热爱党的事业的爱国者却因此也发了一笔不小的财。深圳的陈观玉就是其中的一员。 1988 年股票已经有了交易, 当时股票市场就像杂货店,不大,也乱,人们怀揣着一张不记名的纸,在私下里讨价还价, 谈着交易。那天,一位朋友告诉我,他的熟人有张 1 万多股的股票要卖,每股想卖1块2 角,他不够钱,提议我俩各出一半凑足钱买下来。他找我一方面我俩是朋友,有事好商量; 另一方面他也认为我能接受新生事物。但当时我辛苦工作三四年,全部的积蓄才几千块钱, 而且我想原来1块钱一股的原始股都没买, 为什么现在要花1块2去买呢?于是我对他说用 1万多元钱买张纸是不是犯傻啊。他见说服不了我, 就另找人合伙买下了。不几年, 股票开始疯涨, 大家砸锅卖铁地去买股票, 股市门口买股票者排成了一条长龙, 发展股票也因此翻了 300 多倍。他们手上股票的市值已超过了 300 多万。我悔得肠子都青了。人生中不是没有机会,但我们总是怀疑、犹豫,顾虑重重,结果白白地让它在眼皮底下溜走了。这是我人生中错过的一次最容易发财的机会。但人生中的机会远不只这一次。 1989 年我在深圳开办了***培训班, 当时负责报名的员工劝我: 像我这样单打一的培训班, 绝大部分费用都用在了广告上, 是在为报社打工, 自己赚钱不多。深圳打工仔众多, 他们来深圳后都不想回去, 必定要学一技之长, 以便将来能在深圳谋生, 而电脑必是首选。不如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