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南政办发[2007]14号衡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衡南县旱灾应急预案的通知各乡镇人民政府,川口、岐山办事处,县直机关各单位:《衡南县旱灾应急预案》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开展抗旱预案的编制工作。通过抗旱预案的制定,加强防旱抗旱措施,增强干旱的风险意识,提高抗旱应变能力和抗旱主动性,减轻旱灾影响和损失。2工作和编制原则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职责明确、规范有序,结构完整、功能全面;反应灵敏、运转高效;整合资源、信息共享;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和公众参与。以防为主、防抗结合;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坚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坚持依法抗旱的原则;坚持科学、合理、实用,便于操作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衡南县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现状1地理情况衡南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湘江中游。东界衡东县、安仁县;西连祁东县、衡阳县;南毗常宁市、耒阳市;北邻衡阳市城区与衡山县。地理坐标为东经112°6,至113°8,,北纬26。32,至26。58zo东西群山屹立,中部丘陵起伏,整个县境内呈凹字形复合盆地。衡南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热量充足、雨水集中、春暖多变、夏秋多旱、冬寒期短、暑热期长的气候特征。湘江、耒水、蒸水、舂陵水穿境而过,期中湘江流经县境长度88公里。全县均属湘江水系,共有大小支流61条,其中一级支流有耒水、蒸水、舂陵水、栗江、车江等河流11条,二级支流有25条,三级条流有19条,四级支流有6条。全县辖25个乡镇、2个办事处,,土地总面积2626平方公里,。2气候情况衡南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春多阴雨低温,盛夏初秋高温少雨,冬寒期短,间有冰雪。。°C左右,全年无霜期280天左右,冰冻日期一般为3至5天。年平均总日照时数约1500-1700小时。常年风向东北风,夏季主导风向偏南风。3历年旱灾情况与发展趋势本县因受地形、地貌、植被及气候条件的影响,全县降水分布不均,具有前多后少的特点。进入盛夏后,由于长时间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天气多久晴少雨,气温高,南风盛,湿度小,蒸发大而出现干旱。一年当中,旱灾往往出现在水灾之后。从公元805年至公元1949年的1144年间,记载旱灾155年次,。连续两年的23次,连续三年的4次,连续四年的7次,这些记载均为大旱或特大旱。1950年以后,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不同范围的旱灾发生。:全县现有各类水利工程10万余处,其中中型水库3座、蓄水库容7720万立方米,小一型水库37座、蓄水库容6000万立方米,小二型水库192座、蓄水库容4200万立方米,山平塘97600处、蓄水容量15800万立方米;中型电灌站2座装机20台4775千瓦,国有电力排灌站7个装机78处84台4336千瓦。。除相市补水站未投入运行外,其余7个中型灌区共有干渠13条455公里,支渠121条723公里,7个国有电力排灌站共有渠道93条318公里,。抗旱能力现状3座中型水库,蓄水库容7720万方,,。37处小一型水库,蓄水库容6000万方,。192处小二型水库,。3处中型电灌站、水轮泵站,。,。7处小型固定机电排灌站,78处84台4336千瓦,。能实现旱涝保收面积64万亩左右。旱灾特点及成因分析1旱灾特点(1)干旱发生频率呈上升趋势:衡南县十二世纪到十四世纪,;十五世纪到十六世纪,;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二十世纪,记载旱灾73次。干旱发生具有明显的连续性: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