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3
文档名称: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研究.pdf

格式:pdf   页数:5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研究.pdf

上传人:coconut 2014/5/1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研究.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复旦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研究
姓名:南单婵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金融学
指导教师:丁纯
20040505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标研大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研究
内容摘要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所以研究货币政策中
介目标的选择与取向,既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又具有广泛的实践价值。货币政策
中介目标的选择以货币理论及其揭示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理论基础,在技术操作
上以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等为标准,同时也是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经济形势变
化、制度变迁等综合力量相互作用下“相机抉择”的结果,
我国在年采用和作为货币政策调控目标标志着货币供应最作为我
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开端,但是随着近几年中国通货紧缩的出现,理论界对货币
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出现了不同的主张。面对入世后新形势的发展,正确评价当前
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以及对未来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提出合理的建议显得尤为重
要。本文分析了当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指标的效果,介绍了西方国家中
介目标的变化对我国的启示,研究了利率目标制和通货膨胀制理论及其对中国的适
用性,并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发展角度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及金融经济环
境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对完善我国货币政策框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利率目标制通货膨胀制
分类号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研究







,
,,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研究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在货币政策框架中,中介目标的选择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货币政策的
有效性。研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与取向,既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义具有广
泛的实践价值。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以货币理论及其揭示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为理论基础,在技术操作上以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等为标准,同时也是货币政
策最终目标、经济形势变化、制度变迁等综合力量相互作用下“相机抉择”的结
果。我国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我国的货币政策框架
正式引入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始于年。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从我国
中央银行制度建立以后到年以前,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控手段基本依靠现金投
放和信贷规模控制。现金投放、信贷规模虽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担负过与中介目标
类似的角色,但由于在计划体制下这些指标完全受控于货币当局,与其说是中介目
标不如直接看作政策工具。它们与市场经济体制一「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含义存在
根本区别,不是典型意义卜的货币政策调控,实质卜是‘种直接的信贷配给手段。
年至年这段时间,现金计划和贷款规模,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
标。此后历经国内理论界的推荐和呼吁尤其是经历了世纪年代初金融失控
局面的冲击,原有货币政策调控机制的不足愈发明显,这迫使央行当局在新的金融
环境下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寻找新的总量调控手段,开始在内部尝试货币供应量目
标。从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对外公布货币供应量指标到年中国人民银行
正式宣布取消信贷规模限制为止这一段时间,我国实际上以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
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年以来,我国主要以单一的货币供应量为货币政策中
介目标。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在开始的一段时间确实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是
随着近几年中国经济通货紧缩的出现以及金融创新活动的不断出现,货币供应量的
政策调控效果己经大大不如以前,而其作为中介目标的可控性、可测性与相关性也
明显下降。对于现行的货币供应量指标的有效性和中国货币政策中介月标的选择,
理论界出现了不同的声音。面对入世后新的经济金融形势发展,正确评价当前的货
币政策中介目标以及作出合理的制度安排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货币供应量指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日标研究
标的效果,介绍了西方国家中介日标的变化对我国的启示,研究了利率日标制和通
货膨胀制理论及其对中国的适用性,井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发展角度对我国货币政
策环境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对完善我国货币政策框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二文章结构
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进行阐述
第一章为导论,介绍了选题的背景与意义以及国内外关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
研究成果。
第二章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概述,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地位及选择标准、种
类及其优缺点进行分析介绍了西方国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变及其对我国的启
示巾介目标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它的选择除了应当符合可控性、可测性、相关性
三性标准以外,还应该随着一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金融改革的发展而变化。
第三章为对我国现行货币供应量目标制的评价。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