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电子信息专业实验报告课程电子信息系统综合设计实验 MCU 部分实验题目智能机器小车设计实验总分学生姓名学号学生姓名学号学生姓名学号实验时间地点分组电子信息学院专业实验中心 2 目录一、摘要二、题目要求三、软硬件设计方案四、各部分电路的作用及电路工作原理分析五、系统调试与实验结果六、实验结果七、拓展功能八、参考资料九、附录一、摘要摘要: 智能循迹小车主要由单片机模块、传感器模块、电机驱动模块以及电源模块组成,小车具有自主寻迹的功能。本次设计我们采用 STC89C52 单片机作为控制芯片,传感器模块采用红外光电对管和比较器实现,能够识别黑白两色路面,电机模块由 L293D 芯片和两个减速直流电机构成,组成了智能车的动力系统,电源采用 的直流电池,经过系统组装,从而实现了小车的自动循迹的功能。关键词智能小车 STC89C52 单片机 L293D 芯片红外光对管二、题目要求“智能寻迹机器小车设计”,要求采用 MCS-51 单片机为控制芯片,设计出一个能够识别并沿着以白底为道路色,宽度 5mm 左右的黑色胶带制作的不规则的封闭曲线为引导轨迹行进的智能寻迹机器小车。三、软硬件设计方案 1、硬件部分可分为四个模块:单片机模块、传感器模块、电机驱动模块以及电源模块。 、单片机模块单片机模块为小车运行的核心部件,起控制小车的所有运行状态的作用。本次小车的设计我们小组采用的是 ATMEL 公司的 STC89C52RC 单片机。 STC89C52RC 是一种低损耗、高性能、 CMOS 八位微处理器,片内有 4k 字节的在线可重复编程、快速擦除快速写入程序的存储器,能重复写入/ 擦除 1000 次,数据保存时间为十年。其程序和数据存储是分开的。 STC89C52RC 单片机介绍: 3 上图为 STC89C52RC 引脚图。 STC89C52RC 引脚功能说明: VCC ( 40 引脚) :电源电压 VSS ( 20 引脚) :接地 P0 端口( ~ , 39~ 32 引脚): P0 口是一个漏极开路的 8 位双向 I/O 口。作为输出端口,每个引脚能驱动 8个 TTL 负载, 对端口 P0 写入“1”时, 可以作为高阻抗输入。在访问外部程序和数据存储器时, P0 口也可以提供低 8位地址和 8 位数据的复用总线。此时, P0 口内部上拉电阻有效。在 Flash ROM 编程时, P0 端口接收指令字节;而在校验程序时,则输出指令字节。验证时,要求外接上拉电阻。 P1 端口( ~ ,1~8 引脚): P1 口是一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 8 位双向 I/O 口。 P1 的输出缓冲器可驱动(吸收或者输出电流方式) 4个 TTL 输入。对端口写入 1 时,通过内部的上拉电阻把端口拉到高电位,这是可用作输入口。 P1 口作输入口使用时,因为有内部上拉电阻,那些被外部拉低的引脚会输出一个电流。 P2 端口( ~ ,21~28 引脚):P2 口是一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 8 位双向 I/O 端口。 P2 的输出缓冲器可以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方式) 4个TTL 输入。对端口写入 1 时,通过内部的上拉电阻把端口拉到高电平,这时可用作输入口。P2作为输入口使用时,因为有内部的上拉电阻,那些被外部信号拉低的引脚会输出一个电流。 P3 端口( ~ ,10~17 引脚):P3 是一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 8 位双向 I/O 端口。 P3 的输出缓冲器可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方式) 4个TTL 输入。对端口写入 1 时,通过内部的上拉电阻把端口拉到高电位,这时可用作输入口。P3做输入口使用时,因为有内部的上拉电阻,那些被外部信号拉低的引脚会输入一个电流。 RST (9引脚) :复位输入。当输入连续两个机器周期以上高电平时为有效,用来完成单片机单片机的复位初始化操作。看门狗计时完成后,RST 引脚输出 96个晶振周期的高电平。特殊寄存器 AUXR (地址 8EH ) 上的 DISRTO 位可以使此功能无效。 DISRTO 默认状态下,复位高电平有效。 30 引脚:地址锁存控制信号( ALE )是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时,锁存低 8 位地址的输出脉冲。在 Flas h 编程时,此引脚也用作编程输入脉冲。 29引脚:外部程序存储器选通信号,当AT89C51RC 从外部程序存储器执行外部代码时,在每个机器周期 4 被激活两次,而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将不被激活。 31引脚: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控制信号。为使能从 0000H 到FFFFH 的外部程序存储器读取指令, 必须接 GND 。 XTAL1 (19引脚):振荡器反相放大器和内部时钟发生电路的输入端。 XTAL2 (18引脚):振荡器反相放大器的输入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