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满堂支架的预压方案3全解.doc

格式:doc   大小:66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满堂支架的预压方案3全解.doc

上传人:wwlgqnh 2020/8/5 文件大小:6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满堂支架的预压方案3全解.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目录满堂支架预压的目的…………………………………………..2支架预压的方法………………………………………………..2施工保证措施…………………………………………………..7组织保证措施…………………………………………………..7质量保证措施…………………………………………………..8安全保证措施…………………………………………………..9应急预案………………………………………………………..9项目组织机构图……………………………………………………….12质量保证体系框图…………………………………………………….13安全保证体系框图…………………………………………………….14满堂支架预压方为保证施工安全、提高现浇梁质量,在箱梁支架搭设完毕,箱梁底模衬板铺好后,对支架进行超载预压。预压一是消除支架及地基的非弹性变形,二是得到支架的弹性变形值作为施工预留拱度的依据。一、满堂支架预压目的:1、检查支架的安全性,确保施工安全。2、消除地基、支架自身非弹性变形的影响,有利于桥面线形控制。3、测量预压时支架产生的弹性变形,根据其测量结果对满堂架进行预拱度调整。二、支架预压方法:1、预压材料选用砂石料,砂石料的堆码按设计梁体的结构自重和分布形式堆放,加载时对称等载预压布置,防止支架偏压失稳。加载顺序按混凝土浇筑的顺序进行,加载时分五次进行。当支架稳定后,即可卸掉砂石料,卸载时要分层卸,全部卸完后,测量底模和地基的标高,计算出支架和地基的弹性变形量。画出弹性变形曲线,作为调整模板预拱度的依据。在预压结束、模板调整完成后,再次检查支架和模板是否牢固。2、本方案预压方法依据箱梁钢筋砼重量分布情况,在搭好的支架上的堆放与梁跨荷载等重的砂袋()。施工前,每袋砂石按标准重进行分包准备好,然后用汽车吊进行吊装就位,并按箱梁结构形式合理布置砂袋数量。3、一般梁跨预压时间为三天。卸压完成后,要再次复测各控制点标高,以便得出支架和地基的弹性变形量(等于卸压后标高减去持荷后所测标高),用总沉降量(即支架持荷后稳定沉降量)减去弹性变形量为支架和地基的非弹性变形(即塑性变形)量。预压完成后要根据预压成果通过可调顶托调整支架的标高。4、采用分段预压,先预压边跨,再预压中跨,最后预压另一个边跨。在安装好底模后,可对支架进行预压。预压重量为设计荷载(箱梁混凝土自重、内外模板框架重量及施工荷载之和)的120%,用砂石料进行支架预压。砂石料的堆积高度按梁体自重分布曲线图变化取值,从而使预压荷载的分布与梁体荷载的分布相吻合。加载时按照25%、50%、75%、100%、120%设计荷载分五级加载,加载时加载重量的大小和加荷速率与地基的强度增长相适应,待地基在前一级荷载作用下,达到一定固结度后,再施加下一级荷载,特别是在加载后期,必须严格控制加载速率,防止因整体或局部加载量过大、过快而使地基发生剪切破坏。地基最大沉降量不能超过10mm/d;水平位移不能大于4mm/d。支架预压重量根据箱梁实际断面计算平均分配到底模上,。5、测点的布置:压重前先在底模和下部支架顶端及支架基础上布设观测点,测量位置设在梁跨的1/2、1/4处及中间,每点位横向均设3点,观测点在模板及地基混凝土上,在底模上顺桥向中间点取消。压重前,测量观测点的原始标高,并作详细记录,(观测点布置如上图)。6、压重材料的选用:压重荷载选用砂石料,用等重量的编织袋装好砂石料,便于压重时记录。7、吊装设备的选用:压重吊装设备采用2台25T吊车,以加快施工进度。8、压重顺序:压重顺序理论应按照混凝土的浇筑顺序进行,先浇筑混凝土的部位先压重,后浇筑混凝土的部位后压重,根据混凝土浇筑顺序,压重的顺序应为:、先压靠近墩身处,再依次加载向远离墩身的位置排列,堆放顺序(如下图箭头方向),第一层堆放完毕后在堆放下一层,直至达到设计底板钢筋混凝土重量。425311566614飞136661266611666中轴线3号6662号墩#HA#666981076666 、预压首先采用纵向满铺底板达到底板混凝土重量,然后在腹板位置纵向堆放与腹板重量相同的重量,最后横向堆放与顶板及翼板相同重量的钢筋。、预压沉降量观测采用百分表进行测量,。、全部重量达到50%时对支架、底模等处的观测点进行标高和平面位置坐标测量,并详细作好记录。分析支架的变形规则。、继续按上一步的步骤进行压重,待压至总重量的100%时继续对观测点进行测量并详细作好记录。、压重至总重量的120%时停止压重并持荷一天。在首次加载前先观测一次,作为起始观测值,以后每加载完毕观测一次,全部加载完毕,每2小时观测一次,一天之后每6小时观测一次,一直观测3天,若每次观测每点下沉量均不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