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
——世界第二大办公楼
工程总投资:50亿元
工程期限:2005年——2009年
TV Headquarters) 位于北京东三环CBD。当这座梯形结构完工时,它将成为世界上设计最激进的建筑。它被美国《时代》周刊(2007年12月24日提前出版)
评选为2007年世界十大建筑奇迹之一。
中央电视台大楼耗资50亿元人民币,TV)主楼、服务楼、电视文化中心()及室外工程组成。,总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其中主楼高234米,地上52层、地下3层,设10层裙楼。主楼的两座塔楼双向内倾斜6度,在163米以上由“L”形悬臂结构连为一体,建筑外表面的玻璃幕墙由强烈的不规则几何图案组成,造型独特、结构新颖、高新技术含量大,在国内外均属“高、难、精、尖”的特大型项目。
从技术上讲,这座建筑存在很大难度。建筑外形就像是一只被扭曲的正方形油炸圈;两座竖立的塔楼向内倾斜,倾角很大;塔楼之间被横向的结构连接起来,总体形成一个闭合的环。这样一种回旋式结构在建筑界还没有现成的施工规范可循。
塔楼连接部分的结构借鉴了桥梁建筑技术,不同的是,如果把那部分看作“桥”,它将是一座大得出奇、非常笨重的桥。这个桥的某些部分有整整11层楼高,桥上还包括一段伸出75米的悬臂,前端没有任何支撑。
北京建筑行业对建造这个设计方案并无现成的规范可用,于是,北京市政府组织13位结构专家成立了一个特别小组。TV新总部大楼获准开工建设。接下来,专家组做了一个3层楼高的钢结构模型用来研究。它被放在一个能模拟地震的液压平台上,上面安装了数百个传感器,用来监控“塔楼”上1万多条钢梁的位移,并测量在不同情况下哪个部位承受的压力最大。
CCTV大楼外面由大面积玻璃窗与菱形钢网格结合而成,作为大楼主体架构,这些钢网格暴露在建筑最外面,而不是像大多数建筑那样深藏其中。这样压力基本都能沿着系统传递下去,并找到导入地面的最佳路径。从外观上看,大楼有一部分钢网结构(包括拐角等压力较大部位)比较密集,它们也是整体设计思想的一部分。此外,大楼外面将采用特种玻璃,其表面被烧制成灰色瓷釉,能更有效遮蔽日晒。
CCTV项目占地575,000平方米,分为三个区域:电视节目制作区、公共设施区以及大楼服务区。每一区域都有其独特的构造,考虑了各个楼层的通道和安全,各存中央电视台大楼共包括四个结构,这四个部分一起又构成了一个连续的矩形筒体结构。大楼一共使用了100,000吨的钢材。其中外部筒体结构占55%,地板占20%,竖向核心及内柱占16%,传力桁架占7%。
连续的矩形管道和斜格网是大楼的主体结构系统。三种构件组成了筒网状结构:斜杆,柱体以及周边横梁。
交叉的斜拉杆主要用来承载大楼日常的倾斜力以及重力,并且在发生地震的时候抵御震力。它们是大楼结构中关键的部分,是由厚度从35mm到100mm的钢板在箱体上焊接而成。
第二个层次是柱体,它们给作用在塔楼上的推力和拉力提供了直接有效的重量释放路径,由此对结构重量和灵活性产生极大的良性影响。由于柱体边界力的显著差异,大楼使用了六种柱体来优化承受力,从简单的H型钢到嵌入了H型钢的钢筋混凝土。H型钢部分由厚度从35mm到100mm的钢板焊接而成。
最后,地板周边的横梁主要用来承载地板的重量,同时也在筒体结构的三角形部分,尤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