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题目浅谈《山海经》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学生姓名:雷宇驰学号:指导教师:陈柏林专业:汉语言文学目录摘要 I关键词 I前言 1一、《山海经》的神话形象 1(一)人兽同体 1(二)异族人物 2(三)神异奇兽 2(四)山川草木 3二、《山海经》的文学影响 3(一)形象改造 3(二)素材借鉴 4(三)情节借用 5(四)浪漫精神 6三、《山海经》的文化影响 7(一)英勇抗争的献身精神 7(二)厚生爱民的忧患意识 8结论 9参考文献 10致谢 11浅谈《山海经》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专业:汉语言文学学号:姓名:雷宇弛指导教师:陈柏林摘要:《山海经》是我国保存神话故事最多的著作。问世以来,就对中国文学界产生了极大的震撼,影响了一批批作者的创作。《山海经》中的丰富想象与故事情节使后世的文学作品对它有了极大的兴趣,它也以自身独特的方式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本文试着从内容和精神两个方面来阐述《山海经》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从探讨《山海经》对后世文学影响的过程中,表达出一些初步的看法,来完善后世对《山海经》的深层研究。关键词:《山海经》;文学;艺术;内容;影响前言中国的古代神话故事产生于先秦时期,我国的文学也可以追溯到这个时期。古代神话故事对我国后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神话故事大多内容丰富、想象奇特,并具有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我国古代先民的意识。同时,神话故事以不同的形式对我国的诗歌、散文、小说等各种文学样式提供借鉴,并引起后人广泛的讨论。中国古代神话散布在各种经、史、子、集中,《山海经》、《尚书》、《淮南子》、《穆天子传》、《庄子》、《韩非子》以及各种专著中都保留了丰富的古代神话,其中收录神话故事最广泛的要数《山海经》,堪称是中国神话故事的宝库。《山海经》是先秦时期非常重要的一部著作,鲁迅先生称之为“与巫术合,盖古之巫书也”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1.,但它并不是由一个人独立完成,而是经过多人、多时代的共同努力才完成。因此在书中,体现了多种风格,表达了不同人的精神风貌。书中的迥异风格表达了各人的思想和追求,它是众人合力创作的成果,经过漫长的时代和文化的积累,又有新一代的巫觋、方士不断地为之增补,使得《山海经》的系统更加完整,对后世的影响也日益深入。一部作品,需要有人欣赏,才能在更大程度上显现出它的价值。《山海经》这样一部包含多元素的作品,自然也不例外,后世文人从《山海经》中汲取了不少营养。它对后世作品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从不同的方面影响着后世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的创作,这些文学样式从《山海经》中找到了与之相匹配的内容,经过文人的发展与改造,在作品中表现出来,大大丰富了后世文学作品的内容。 一、《山海经》的神话形象 《山海经》中蕴含着大量的神话形象内容,他们都以自身内容的丰富充实了神话的多样性,这些神话形象丰富多彩,异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而《山海经》中的神话形象所体现出的丰富性,体现了先民意识的复杂性和混杂性。这些神话形象又有着各自的分类,他们以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向人们传达了他们对于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在这一认识过程中,他们的生命和精神都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后世从他们的精神中得到了对于生命价值的真正理解。(一)人兽同体在《山海经》中人形与兽形同体的形象最为常见,有的是人面兽形,如《海外西经》中的轩辕之国,这个国家的人民是“人面蛇身”的形象,而在其他的神话故事中,“人面蛇身”的形象很普遍,如女娲和伏羲都是人面蛇身的形象;有的形象是兽面人形,他们又具有不同的特殊能力,传奇色彩十分浓郁。“兽形人面”形象中的动物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其中较为典型的是六畜与人身的合体。六畜是古代最早驯化的动物,分别是马、牛、羊、猪、狗、鸡。人面兽身的形象更多透露出野性的信息,如《山海经》中的人面马身的形象特点是“徇于四海,其音如榴”①齐豫生,(山海经搜神记)[M].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6,9. ②陈连山.《山海经》对异族的想象与自我认知[A].北京大学学报,2012-1(第49卷第1期)③陈连山.《山海经》对异族的想象与自我认知[A].北京大学学报,2012-1(第49卷第1期).④齐豫生,(山海经搜神记)[M].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6,21. ,没有看到与人类的共同之处。而在兽首人身的形象里,不管他们的外表如何,但他们都能像人一样直立行走,并具有人的情感。它们比人面兽身的形象更贴近人类。不管是人面兽身,还是兽面人身,我们暂且将它们统称为人兽合体类形象。这些人兽合体类形象具有特殊的神力,是现实中的人类无法达到的。作者通过描写这类形象,寄托了先民们的信仰和追求,表达了人们对于这些动物的敬仰和敬畏。正是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人们想方设法的与各种动物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