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巴菲特如何融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巴菲特如何融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doc

上传人:cjc201601 2020/8/9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巴菲特如何融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巴菲特如何融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证券分析可以分为两大类: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价值投资之父格雷厄姆特别重视定量分析,而成长投资之父费雪却特别重视定性分析。巴菲特早期特别重视定量分析,独立管理投资几年之后开始接受定性分析,逐步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二者结合。他称自己是85%的格雷厄姆加上15%的费雪。也许这也是巴菲特的投资成就远远超越两位导师的重要原因,有大成者往往是集大成者。第一,巴菲特从完全的定量分析开始逐步融入更多的定性分析。巴菲特早期完全模仿格雷厄姆的投资策略,以定量分析为主。但随着格雷厄姆定量分析方法的普及,巴菲特发现单纯根据定量分析能够发现的质优价廉的股票越来越少。巴菲特在1966年度致合伙人的信中说:“过去10年市场正在加速变化,导致以定量分析为基础可以明显确定的价廉质优的股票数量急剧减少。”巴菲特在1969年5月29日致合伙人的信中感叹:“过去20年里那些强调定量分析因素的分析师能够利用的投资机会一直在持续不断地减少,现在几乎已经完全消失。”为了寻找更多更好的投资机会,巴菲特开始逐步在证券分析中融入更多的定性分析。第二,巴菲特独立管理投资10年后开始严重偏向定性分析,因为他发现这是赚到大钱的关键所在。巴菲特在1967年10月9日致合伙人的信中对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为了投资的目的,对证券和企业进行评估,总是会牵涉到对质的因素定性分析和对量的因素定量分析两种分析的结合。在一个极端,完全倾向于对质的因素进行定性分析的分析师会说:‘买入正确的公司(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良好的行业环境、良好的管理等等),股票早晚肯定会上涨。’在另一个极端,完全倾向于对量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的分析师则会说:‘在合适的价位买入,股票早晚肯定会上涨。’让人高兴的是,在证券投资界,使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方法中的任何一个都能赚到钱。当然,任何一个分析师在某种程度上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进行结合,他本人究竟属于哪一派,应该根据他在分析时赋予质的因素和量的因素的相对不同权重,而不是根据他考虑哪一类因素而排除哪一类因素。”“非常有意思的是,尽管我认为我自己主要属于定量分析那一派的(当我现在写下这段话时,支持定量分析的投资人士都像学生课间休息出去却一去不复返,而我是唯一留在教室里的家伙),过去几年我发现自己有一个令人非常吃惊的变化就是,在事后证明我当时拥有‘高概率事件先见之明’(high-probabilityinsight)的那些投资上,我在分析时非常严重地倾向于对质的因素定性分析,这是赚到大钱的关键所在。但是赚到大钱的机会并不常见,如同先见之明往往并不常见一样。但进行定量分析并不需要什么先见之明,数字本身会说话,就像棒球球棒一样猛击你的脑袋。因此那些能够做出正确的定性分析的投资者更有可能赚到真正的大钱,但是根据显而易见的定量分析更有可能赚到有把握的钱。”第三,巴菲特认为既能够定量分析确认股价非常便宜又能够定性分析公司质地优良的股票才是赚大钱的罕见机会。“过去几年这种通过统计分析能够找到的股价严重低估的便宜货已经开始逐步消失。第一种原因可能是由于过去20多年投资者运用统计工具不停地进行梳理再梳理,结果把便宜货梳理得干干净净,再也无法得出类似以下的经济结论:‘20世纪30年代对于股票投资的负面偏见导致股市上出现了几百只新的股价严重低估的便宜货。’第二种原因可能是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