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就业不拼爹拼的是能力今天偶然看到一则新闻报道:2014年3月至10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课题组在2008年至2014年大学毕业生(不含博士生)中,共发放调查问卷9200份,回收6829份,有效问卷为4363份,其中未就业大学毕业生为902人,%。从结果看,越是家庭情况较差的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对家庭的依赖反而越明显。“未就业大学毕业生更加认同父辈在就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就业过程中更为倚重父母”,%的人对“现在找工作主要就是‘拼爹’”这一说法持认同态度,%。从这则报道中让我想起了我的学生的一些认识,我所在的学院是一所大专类院校,学生大部分出身农村,没有很好的家庭背景,由于所学专业都是船舶类及其相关专业,毕业后大部分都进全国各地的船厂,但是很多同学都像调查中的一样存在一个认识的误区“找工作就是靠‘拼爹’”,由于抱有这种价值观的的同学很多,所以很多同学在大家都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日子得过且过,上课不认真听讲,考试就是期末简单复习一下,考试能不能过全靠蒙,如果专业老师比较严格,一个班级几乎有三分之二的学生要挂科,可是挂科对于他们来说就是补考呗,他们觉得努力也没用啊,我们的爹没有人家的爹有钱、有权。我真是替他们这种危险的思想捉急,我不否认社会上的确存在一部分人利用职权为孩子谋工作的现象,我们也必须看到,新一届政府对贪官的大力打击,放肆的权力正被重新关回笼子,“拼爹”的空间也越来越小,有些“拼爹”成功的典型正成为“坑爹”的典型,同学们也看到像李天一、房祖名这样有“名爹”的人特权也不复存在,所以就业不再是拼爹而是拼能力,那么同学们就应该想一想该如何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这是当务之急。一、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就业能力的基础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大学生一旦确定自己理想的职业,就会依据职业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并为获得理想的职业积极准备相关的准备工作。其次,正确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自我分析即通过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对自己的兴趣、气质、性格和能力等进行全面分析,认识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职业分析是指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充分考虑职业的区域性、行业性和岗位性等特性,比如职业所在的行业现状和发展前景,职业岗位对求职者的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要求等。第三,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要根据职业和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将已有知识科学地重组,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整体效能。第四,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除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外,还需具备从事本行业岗位的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大学生只有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适用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统一起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从具体实施来看,职业生涯规划应从大一做起,并根据自己的长期目标,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行动计划。比如,一年级为试探期,这一时期要初步了解职业,特别是自己未来希望从事的职业或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但由于学习任务繁重,不宜过多参加实践活动;二年级为定向期,要通过参加各种社会活动,锻炼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最好能在课余时间寻求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进行社会实践,以检验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并根据个人兴趣与能力修订和调整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三年级为冲刺期,在加强专业学习、寻求工作和准备考研的同时,把目标锁定在与实现自己的目标有关的各种信息上;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