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2015全文]新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全文要点解读【--合同法】短信微博网聊记录等可作为民事案件证据、公益诉讼受理条件明确、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制定、民事诉讼审理未经准许录音录像可强制删除......伴随着这一系列与民众密切相关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有史以来条文最多、篇幅最长,内容最为丰富、十分重要,参加起草部门最多(17个部门)、参加起草人员最多,人民法院审判和执行工作中适用最为广泛的司法解释2月4日起实施。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杜万华表示,司法解释全文552条规定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体现程序公平正义的具体措施。这部司法解释有哪些要点,本网记者为您一一解读。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依法保护起诉权,民事诉讼实行立案登记 2012年民事诉讼法修改把加强对当事人诉权的保护作为重点修改内容,新增加规定了公益诉讼制度、第三人撤销诉讼两项重大诉讼制度以外,还通过完善起诉制度、证据制度、送达程序、审前程序、审理程序、再审程序、执行程序等,进一步加强了对当事人诉权的司法保障和程序要求,充分体现了对当事人民事诉讼主体地位的尊重。杜万华介绍,为贯彻落实民诉法新规定,民诉法司法解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进一步完善: 一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关于改革人民法院案件受理制度的要求,依法保护起诉权,建立立案登记制。民诉法司法解释规定,人民法院接到当事人提交的民事起诉状时,对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的起诉条件,且不属于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情形的,应当登记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材料,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需要补充必要相关材料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在补齐相关材料后,应当在7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二是依法保护和规范当事人一审、二审、再审各个阶段申请撤诉行为; 三是增加规定反诉构成的要件; 四是明确规定因重复起诉不予受理的判断标准; 五是对当事人在诉讼中变更或者增加诉讼请求作出细化规定; 六是细化规定第三人撤销之诉、案外人申请再审之诉、执行异议之诉案件、当事人申请再审案件的适用条件、审理程序、审理方式以及救济途径等,以防止有关救济程序制度之间重复交叉,为当事人实现诉讼救济提供明确的途径指引,切实维护当事人、案外人、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切实维护人民法院裁判文书的既判力、严肃性和稳定性。保障司法公开——规定申请查阅裁判文书的范围和方式审判公开是实现审判公正的重要保障。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增加了判决书应当写明裁判结果和裁判理由,公众有权查阅发生法律效力裁判文书的规定,对于保障和落实诉讼当事人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具有重要意义。为落实民事诉讼法的上述规定,民诉法司法解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了规定: 一是严格执行开庭审理规定,对二审、再审程序可以不开庭审理的情形予以限制; 二是进一步规范裁判文书制作; 三是规定申请查阅裁判文书的范围和方式。"民事诉讼法的实施是一个配套的系统工程,除了这部552个条文的司法解释之外,对民事诉讼文书样式和对民事案件的案由的修改工作也在同步进行中,力争尽快公布。"最高人民法院贯彻实施修改后民事诉讼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孙佑海表示。规范证据的审查与运用——短信微博网聊记录等可作为"呈堂证供" 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规定,"证据"包括: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但是,法律条款中并未对上述证据类型给予具体界定。而民诉法司法解释明确,视听资料包括录音资料和影像资料。"电子数据是指通过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网上聊天记录、博客、微博客、手机短信、电子签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信息。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录音资料和影像资料,适用于电子数据的规定。"据此,网上聊天记录、微博客、手机短信等形成或者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信息都可以视为民事案件中的证据。证据制度是现代民事诉讼制度的基石。民事诉讼法的修改,立足于完善举证责任规则,提高当事人举证能力,充分吸收了审判实践经验,从增加证据种类、专家辅助人制度、证据时限制度,到细化证人出庭义务、证据保全制度、鉴定制度等方面都作了重要修改完善。民诉法司法解释主要对以下问题作出了新规定: 一是增加举证证明责任分配原则的规定,合理分配举证证明责任; 二是对逾期举证及其后果作出了分层次、分情形予以处罚的规定; 三是增加关于法官组织质证、进行认证的规定,指引和规范法官组织质证、进行认证活动; 四是增加关于法官审查判断证据的原则的规定,要求法官公开对证据审查判断的理由和结果; 此外,民诉法司法解释还对专家辅助人以及鉴定、勘验制度等问题做出了规定。提高民事审判工作效率——明确小额诉讼适用范围九类案件可一审终审"民事诉讼法修改重点之一是研究诉讼效率问题,并对相应的制度作了重大的修改完善。"杜万华说。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