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大学生侗戏社会实践报告大学生侗戏社会实践报告.doc

格式:doc   大小:6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学生侗戏社会实践报告大学生侗戏社会实践报告.doc

上传人:sssmppp 2020/8/17 文件大小:6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学生侗戏社会实践报告大学生侗戏社会实践报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学生侗戏社会实践报告大学生侗戏社会实践报告侗戏弘扬及交流——2009年新春侗戏曲“为也”归滚寨晚会为狠抓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侗族文化,进一步弘扬侗族民族精神,强化民族意识、群族记忆和民族文化关怀意识;为侗族地区最后一片文化净土和唐朝侗寨的原生态文化得以保存和发扬;为做好新世纪农村工作,冲破农村陈旧落后观念,抵御社会不良风气,活跃乡村文化活动,发展唐朝侗寨文化事业,振兴唐朝,带动唐朝寨进行新世纪和谐社会、小康社会建设,我于2009年1刀末至2月初在家乡唐朝侗寨进行寒假社会实践,组织唐朝地方文化传承发扬侗族戏曲文化,并于1月31日举办唐朝2009年春节文艺晚会。后于2月8口组织带唐朝文艺队往唐朝寨之归滚寨举行“为也”的文化交流活动。现将本人组织的“新春为也”实践活动总结汇报如下:唐朝侗寨是一个地处湘黔桂三省交界侗乡腹地之偏远高寒llllxjl1的古侗寨,口古是侗乡一个重要关道,有“唐朝古道”之说,居住着1300多户侗族、苗族人家近5000人,为侗乡人口密度最大的村寨Z—。唐朝侗寨古以来民族和谐,文化繁荣,侗族歌舞源远流长,戏曲文化灿烂,并盛产文艺能人,历史上曾扬名百里侗乡,被史书记载”千户唐朝”,民间流传“千户唐朝”之说。唐朝侗族民歌屮,有侗族大歌、侗族长歌(乂称侗族河边情歌)、侗族山歌、侗族琵琶歌、耶歌、侗族笛子歌、礼俗歌、劳动歌、儿歌等等,另有芦笙踩堂、芦笙曲、侗族戏曲,可谓品种齐全,琳琅满涵盖侗族文化Z精华于一体。唐朝侗族戏曲自古有名。自从侗戏流传入唐(光绪十年,即公元1875年)以来,唐朝侗戏班代代相传,多出能人,每届戏班都颇受大众欢迎,美名响誉百里侗乡。20世纪90年代以前,唐朝地方有7个戏班,即大寨戏班、上楼戏班、屮楼戏班、下楼戏班、知了戏班、归滚戏班、良拜戏班,90年代后,三楼戏班与大寨戏班合并为大寨戏班,更名为“唐朝文艺队”。唐朝大寨80年代经历-•场火灾后兴修大寨戏台(1992年新修,20(用年维修),一直以來大力发展侗戏。十年间,府朝大寨戏班走遍周边黔桂边境数十个侗寨进行“为也”不下一百场,场场赢得博彩。唐朝大寨文艺队为侗族戏曲文化宣传、发扬和发展作出了贡献,也赢得了黎平东部、湖南南部、桂北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北各寨人民的一•致好评和普遍赞誉。在唐朝大寨,侗戏的老祖宗在侗族杨家(清代的杨凤元为第一代侗戏师傅),随后各楼都出现戏班,各戏班乂产生儿位师傅。通过笔者社会调查,如今唐朝文艺队侗戏师傅为上楼的公杨念(杨定藩)、甫杨念(杨庆益)、公杨可(杨庆怀)、屮楼的公仕美(杨财•宝,已故)、下楼的阳甫果、阳甫求、公绍兰、甫清云(杨日光)等人。侗戏班(文艺队)乐器队为甫杨娅、甫兰利、阳甫姑、阳甫满,男演员为甫岁凤、杨甫妮、甫杨氏、阳增玉、阳甫聪、杨甫念、阳甫刷、杨平山、杨甫慧、杨甫拥军(侗戏演员兼琵琶歌大师)等,女演员为杨奶凯、杨奶可、吴奶雨清、吴奶映利、吴奶锦洋、杨计群、吴群众等人。过去三楼戏班各届演员合起來一百多人,加上良拜、知了、归滚戏班,总数不下200人。队伍庞大,演艺精湛,业绩辉煌。可以说,唐朝侗寨在侗戏方面一直很繁荣,发展势头良好。但到新世纪,伴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唐朝寨实现两通(通电、通公路)以后,尤其2003年唐朝山林公路改修四级路后,唐朝地方越来越多的青年、屮年选择外出打工(多数下广东),村里学习传统侗歌、侗戏的人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