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助产人员工作职责重症监护制度孕产妇抢救中心工作制度孕产妇抢救中心出诊管理制度孕产妇急危重病管理制度新生儿窒息复苏制度新生儿抚触护理常规洗婴室消毒隔离制度危重孕产妇抢救讨论登记制度围产保健工作制度危重病人抢救报告制度洗婴室消毒隔离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妇转运急救制度孕产妇转运急救制度1、 发现孕期的危重孕产妇及时向“孕产妇急救中心,'转诊。在偏远地区或交通不便的地区,通过电话与上级急救中心联系,由上级医院派出救护车,两种方法相结合,尽量缩短转运时间。2、 及时转送危重孕产妇,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特别要早期识别和处理孕期初筛出的合并症和并发症,成立产科抢救小组,在对发生在产时和产后的并发症进行初步抢救的同时,及时将危重孕产妇向“孕产妇急救中心"转诊。3、 严格履行高危产妇的转诊职能,凡不能jE确诊断和处理的孕产妇,都要及时转至“产科急救中心',进行诊治。应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转诊,不能延误或推诿。4、 负责接收其他医疗保健机构的高危孕产妇转诊,成立院内孕产妇和围产儿抢救组,承担危重高危孕产妇的诊断治疗和抢救,提高抢救水平。消毒隔离制度一、 医护人员上班时要衣帽整洁,下班、就餐、开会时应脱去工作服。二、 诊疗,换药,外置工作前后均应洗手,必耍时用消毒液泡洗,无菌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三、 病房应定时通风换气定期进行空气消毒用湿拖把擦洗地面,床、床旁桌椅,每日湿擦、抹布要专用、用后消毒。四、 换下的脏衣服放于指定处,不随地乱丢,不在病室内清点。五、 各种医疗用具,使用后均须消毒;药杯、餐具必须清洗消毒。六、 无菌器械、容器、药罐、等物品要定期灭菌、消毒液要定期更换、体温计用后要用消毒液浸泡。七、 换药车上用物定期更换和灭菌、换药用具应先消毒处理后再清洗灭菌。八、 运送病人的推车及单架、每周消毒一次、抬送传染病人时应加被单垫盖。九、 病人衣物用品及污物、应切实按规定处理。十、凡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应严格隔离,用过的物品需严格消毒处理后再清洗、用过的被料应焚烧。洗婴室消毒隔离制度一、工作人员接触婴儿前常规洗手,预防交叉感染。二、 坚持每天用消毒液湿拖地面,洗浴器具、水池等。上、下午各一次。三、 每日空气用紫外线消毒1次,每次30・60分钟,每周用过氧乙酸熏蒸一次。四、 坚持一婴二巾(沐浴帕、吸湿帕),禁止交叉使用,用后煮沸消毒,日常护理换下的布类、尿布等应直接放入使用污物桶(袋)内,不得污染地面。污物桶内每日清扫i次。五、 浴婴室专用器械用后洗净、擦干、浸泡、消毒,双联瓶每周更换消毒二次,每月培养监测一次。六、 母婴分离的新生儿应待正常护理完毕后集中护理,使用的物品应分别进彳亍首次消毒。七、 母亲有传染病的新生儿,应采取床旁隔离和预防交叉感染措施,使用、接触过的一切物品应单独进行首次消毒。危重病人抢救报告制度一、 抢救工作应由经治(或值班)医师和护士长组织,重大抢救应由科主任或院领导参加组织,所有参加抢救人员要听从指挥,严肃认真、分工协作。二、 抢救工作中遇到诊断、治疗、技术操作等方面的困难时,应及时请示、迅速予以解决。一切抢救工作要做好记录,要求准确、清晰、扼要、完整、并准确记录执行时间。三、 医护要密切合作,口头医嘱护士须复述一遍,无误后方可执行。四、 交接班时,必须进行床旁交接,详细交接当前诊断、治疗及注意事项等情况。五、 各种急救药品的安甑、输液、输血空瓶等用后要集中放在一起,以便查对。六、 抢救药品使用后要及时归还原处,清理补充,并保持清洁。七、 新入院或突发的危重病人,应及时电话通知医务科或总值班,并填写病危通知书一式三份,盖章后医务科留存一•份,交病人或家属一份,另一份粘贴在病历上。产保健工作制度一、由主管领导牵头,产科、儿科及有关科室负责人组成围产保健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基本固定,定期开展活动。二、 妇产科耍按《孕产妇系统管理制度》,做好孕产妇的产前检查,填写《孕产妇系统管理保健手册》。督促初次检查的孕产妇到妇幼保健机构《孕产妇系统管理保健手册》。三、 对产前检查中发现的高危孕妇,应在孕产妇系统管理保健手册封面用红笔表明高危妊娠,做好高危因素的初评分和复评分T作。同时填写《高危妊娠监护卡》。并上报县妇幼保健院,由县妇幼保健院医师取卡后,进行专案登记和定期检查监护。对于流动人口中的高危孕妇,必须填写高危孕妇管理委托书,寄给孕产妇所在地防保站,由居住地和户籍地共同管理。四、 产房、病房医师或助产干要在《保健手册》中认真填写分娩记录,并督促其家属在7天内将《保健手册》送交户口所在地的防保站,以便及时进行产后视访。五、 凡在围产死亡《指孕周28周的死胎,死产及产后七天内新生儿死亡》,妇产科和新生儿科要负责填写,围产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表,并做到不缺项、漏项、居住地址中要填写清楚母亲户口所在地,以便核对落实。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