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抗战前夕中国商会的政治参与.doc

格式:doc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抗战前夕中国商会的政治参与.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6/4/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抗战前夕中国商会的政治参与.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抗战前夕中国商会的政治参与国民政府成立后,对全国商会进行整顿改组,藉以稳固统治与重构秩序。从表面上看,中国商会的参政热情与政治活动和民国初年相比有所削弱。但从努力争取商人选举权,积极参与国民会议,成立废战会主导废止内战等活动来看,实行改组后的中国商会没有完全丧失政治自主性,对经济民主乃至政治民主依然有着强烈期盼。关键词:商会;南京国民政府;政治参与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5242(2012)01-0073-08 收稿日期: 2011-01-1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近代汉口商会研究”(09BZS022) 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郑成林(1973-) , 男,湖北红安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对全国商会、同业公会等团体进行整顿和改组,加强对民间社会的控制和稳固统治。受此影响,商会的活动范围尤其是政治参与活动有所削弱。不过,直至抗战前,商会仍是在政治、经济和社会诸领域有着较为重要影响的社会团体之一。近年来,学术界加强了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商会的考察,多囿于商会组织系统和经济活动的探讨,对其政治参与活动往往语焉未详。本文拟在既有研究成果基础上,从国民政府立法委员、国民会议代表选举之争,调和国内政治纷争,废止内战等三个方面,对抗战前商会的政治参与活动略作论述,以期将此项研究引向深入。一、国民政府立法委员选举之争 1928 年8 月,蒋介石主持召开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遵照孙中山从军政进入训政的遗训,初步确立国民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绝对领导地位。 10 月初,国民党中央修正通过胡汉民、戴季陶等人起草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该法规定:立法院为国民政府最高立法机关,有议决法律案、预算案等职权;设正、副院长各 1 人,委员 49至 99 人, “由院长提请国民政府任命之”;每届任期两年,但不得兼任中央及地方各机关之事务官。经过多次讨论折衷,国民党中央议决胡汉民出任首任院长,林森为副院长。但对由哪些人出任委员,以及通过何种途径产生,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于是推定胡汉民、戴季陶、林森、王宠惠四人先提出审查报告。 10月 24 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 审议通过的审查报告指出, “训政开始,最高立法机关不能适用选举制度”,立法委员人选标准“首重其人在党内之历史……而又就法律、政治、经济有相当之学识经验”。获悉国民政府准备遴选立法委员的消息,中华民国全国商会联合会( 以下简称商联会) 意识到,这不仅是增加工商界在政府机构中地位、扩大在国家决策中发言权的极佳机会,还可以“力求党治之下充分参以民治之成分”,乃至促进全民政治早日实现。 10月 17 日,商联会召开临时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常务委员苏民生“关于选举立法委员”的临时提案。 10 月 26 日,商联会根据临时代表大会决议投票,预选冯少山、苏民生、王晓籁、穆藕初、方椒伯、闻兰亭、邹殿邦、朱鸿达、卢广积、王介安等 10 人为立委候选人,并将名单呈交国民政府。在商联会看来,商会、同业公会等商人团体担负发展国民经济之重任,且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过程中作了较大贡献。因此,推举候选人既是其“固有天职”,预选之人又熟谙商务,理应为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所接受, 但是,商联会的提议招致胡汉民的拒绝。通过粤籍同乡、广州市商会会长邹殿邦,胡汉民转告商联会主席冯少山: “恐准予商界加入,则农、工、学各界势必援例要求,且亦恐政府有倾向资本家之讥议。”面对这种婉拒之词,冯少山回函反驳。他着重分析立法院的性质,坚持认为训政时期即使不能完全实行民选,也应“半民选、半官委”,否则立法院则“于前清之资政院为不如矣”。冯还针锋相对地指出,不仅商界,其他社会各界有权预选立法委员, 商联会之举并非仅顾商界一方,实则“协同全国民众”。胡汉民、冯少山争辩不休,国民党上海市党部、上海各报纷纷发表意见,批评谴责者有之,同情支持者亦不少。国民党上海市党部批评称, “商联会选举失当,事涉乖谬”,呈请国民党中央对其严重训斥乃至警告。该部第六区执委会甚至将此举定性为“反革命行为”,是否认国民党的领导地位;若不加痛斥, ”恐党治之面目将为若辈剥夺以尽”。考虑到上海市党部此时正在竭力支持商民协会与商会争夺商人运动的领导权,上述批评谴责言论不难理解。相反,上海《民众日报》发国民政府成立后,对全国商会进行整顿改组,藉以稳固统治与重构秩序。从表面上看,中国商会的参政热情与政治活动和民国初年相比有所削弱。但从努力争取商人选举权,积极参与国民会议,成立废战会主导废止内战等活动来看,实行改组后的中国商会没有完全丧失政治自主性,对经济民主乃至政治民主依然有着强烈期盼。关键词:商会;南京国民政府;政治参与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5242(2